随着铁路货运改革的深入,我国内地物流迈入“高铁时代”的步伐加快、前景可期。近日,武汉、兰州、西安、昆明等多个铁路局开行货物快运列车,时速可达120公里;同时,试水“高铁快递”的城市也迅速增加,货物“坐”高铁“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已在40多个城市实现。(9月22日新华网)

早在今年初,“高铁快递”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名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还是一个频遭议论和观望的词汇,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这一服务带来的便利。

截至目前,全国可办理高铁快递的城市已经由最初的20个增加到了45个,每个城市的高铁车站均设立有高铁快递营业部,大大方便了互联网时代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生活模式。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西部货物快运、八桂货物快运、九州货物快运、西南货物快运、龙江—蒙东货物快运、中原货物快运等也陆续开行,这种货运快列的时速可达120公里,远快于目前我国铁路货运列车的平均时速。

较普通运输组织方式而言,依托日趋密集的高速铁路线的建设和高铁车站各类设施的逐步完善,以速度快、方便通达、稳定性强为主要特点的高铁快递,优势渐显,“当日达”、“次日达”为一大批需要时间效益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货物快运的大量开行,不仅节约了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的成本和时间,方便了零散货物运输组织,它的门到门、零距离、多样化、全程式服务,将运输服务的触角前移到企业厂家、物流集散地、家庭作坊甚至个人,压缩运输成本,延展服务效益,真正将运输组织变成了一个便捷的开放式链条,多方受益。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无论是高铁快递,还是货物快运,依托线路和站点分布优势的中国铁路,其运输组织方式的革新,必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以腹地深广的中原地区为例,作为连南接北,通西达东的中间地带,在54个车站办理零散快运业务的中原货物快运,覆盖了管内所有地级市及大部分县级城镇,线路优势涵盖2千余公里,大大优化了沿线各地区货物运输组织,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国家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发展凝聚了新的合力。

毋庸置疑,我们早已生活在一个“快”时代,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都被标签化地贴上了一个“快”的符号,发展变化快,生活节奏快,需求增长快,观念转变快。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和服务未能洞察这种趋势和需求,从长远看,势必会背离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减缓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反之,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促进。

从2013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到货运组织改革试水,再到如今的高铁快递、货运快列遍地开花,这一步步既是铁路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随着内外环境的发展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所做出的转变,也是对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改善的推动。如何能更好地贴近大众的需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把铁路服务做细做强,是铁路部门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在信息化、效能化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快”已经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终极目标,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敢于直面变革的困难和需求,发展自身惠及大众,才是社会进步永不止步的力量。(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