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14年铁路暑运落下帷幕。62天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6298万人次,同比增加5757万人次,增长14.2%,创铁路暑运旅客发送新纪录。(中国证券网  9月1日)

六月骄阳,七月流火,八月飞萤,夏季用汗水在大地上展示着自己的足迹,纵观遍地足迹,尤为火车站最为热闹,在为期62天的暑运征程中,全国累计发送旅客46298万人次,与往年相比同比增加5757万人次,增长14.2%,使得夏日炎炎的热浪氛围更为浓烈。

然而,华丽的数据背后,是铁路发展历程中的种种困扰,正所谓“年年难暑运,暑运年年难”,每逢一年一度的暑运来临,无论是铁路部门,或者乘车的旅客都会产生如此感慨。对乘车旅客而言,从决定乘坐火车那一刻起,便开始面临不间断的拥挤和困难,不间断的拨打铁路订票电话,又或网购、窗口排队等多渠道购买车票,而后再携带各种各样的行李,穿过无数条拥挤的街道和行人,来到同样拥挤的车站,抢占候车厅每一平方的落脚点,再被拥挤着进入站台,被热情的推上列车,寻觅到自己的位子,方能舒一口气。于铁路部门而言,同样苦不堪言,一个仅仅发展几十年的铁路运输体系,却需要承担全球最大人口量国家的运输,庞大的需求量督促着列车不知疲惫的奔驰,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基础之上,考验着铁路系统的抗压力。

出行的困难困扰着铁路系统和每一名旅客,却也在一步步的努力中改变着这些现状。

近日笔者通过在郑州至鹤壁之间来回穿梭,着实体验了一番高铁和普通列车间的暑运氛围,并发现了一番奇特的景象。在人们的印象中,充斥着各种繁杂的声音和景象,才应是暑运应有的特色,然而,在鹤壁火车站,这种特色已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井然有序的排队进站,安静的候车室,谦和礼让的乘车人员,以及客运人员以礼待人、微笑示人的态度,为暑运期间的旅客送上了阵阵清凉,不禁令笔者欣慰之极,乘车途中,宽敞的车厢静悄悄的,乘客之间相互交谈也会刻意降低声量,唯恐打扰其他的乘客,在相互谦让之中抵达了目的地,返回乘坐普通列车时,虽舒适度及行车速度不及高铁,但是,在这有限的列车资源中,却有着别样的温馨,上下阶梯时客运员温馨的提醒,进入车厢后拥挤度远低于从前的空间,加之车厢内恰到好处的温度,同样的,在炎炎夏日中,使旅途中的人们为之心暖。

由此可以看出,铁路部门为切实满足人们的需求,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乘车的幸福指数已然成为铁路当下重中之重,而暑运运输客流量的不断提升及刷新,即是人们对铁路这种出行方式的一种信赖,也是对铁路系统的支持和肯定,如今的铁路还处于奋进历程中,还仍需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