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晚,路过南昌的杭州到成都东某列车上,一男性旅客持硬座车票强行进入卧铺车厢,乘车员依法进行阻止,男性旅客感到很没面子,一怒之下打伤乘务员,致乘务员头部受伤血染制服。(光明网9月4日报道)
感到没面子就把人打出血,而且还是在自己完全不占理的情况下。如果他得理,那是不是要把人灭了?看了此事的人肯定都会说一声“太过分了!”确实有点过分。这种过分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止是在火车上才发生。2012年6月,一旅客鞋子不见了,怪列车员打扫卫生扫掉,后来虽然找到了,依然不依不饶,情急之下,列车员给旅客下跪并自扇耳光;同年7月,因暴雨导致列车晚点,列车停电闷热,旅客为泄不满与乘务员发生摩擦,列车长头部被打流血。而在今年9月5日的央视焦点访谈里,我们也看到汽车上、地铁上等公共场所,这样的暴力镜头在不断上演。
这些镜头从远到近,历历在目,而在现状下,这些镜头还会继续出现。铁路部门的服务理念是:以服务不宗旨。为此,铁路部门在硬件软件上倾尽心力。为了缓解“一票难求”,铁路部门增开列车,让所有车辆和工作人员连轴转;面对“买票难”,铁路部门不断扩大代售点,增加网购、电话订票等各种售票形式,让你能在很短时间内知道自己能不能买到票。而为了让旅客有一个赏心悦目的乘车环境,除了不停更新车厢内设施,规范乘务员的值乘纪律,还要乘务员苦练出最美的笑容、最标准的站姿、最得体的鞠躬。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旅客出乘除了更方便快捷,还要更安全舒适。可看看这些旅客与乘务员之间的暴力场面,我们可以看出,铁路所做的这一切,旅客似乎并没买帐。没有彼此的体谅,更没有规章的真正约束,旅客与乘务员之间的关系靠什么来亲近?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国度。铁路部门提出“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亲人是什么?就是家人,都说家是可以只讲情不讲理的地方。那是因为家人彼此的有体谅有包容。待旅客如亲人,就是要和旅客讲情。可我们看到,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仅讲情如何来约束繁多的侵害行为?列车员只要按要求完成了工作范围内的工作,没有侵害旅客利益,哪有下跪之理?而车上有乘警,列车员完全不必直面这持硬座票非要上硬卧车的旅客,他进去就进去,可以叫乘警来强行执行应有的制度。
说到底,这些问题都是制度的问题。无论是在列车上还是在社会上,我们所有的人员都能遵守即有的制度和规约,又如何会发生这种说不清楚理不明白的纠纷。铁路部门的服务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面对旅客,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为什么要任由旅客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乘务员作为一个社会人,有维护自己尊严的权力,他没有尽到工作上的各种职责,应该按照工作制度进行考核受罚,但旅客在车上违规,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旅客可以任意殴打、辱骂乘务员,倒是有法规规定,任何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得受到侵害,谁侵害了,谁都应该被惩罚。所以,旅客的无理一样要由法律来制裁,旅客侵害了乘务员,轻则应该道歉,重则应该赔偿各种损失,并受到法律的惩罚。
推而广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讲规则、讲法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能讲理守法了,这社会公德自然就有了,哪还需要去强调去拼命要求?(胡婷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