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不买票,以后可不仅仅是补齐票款就完事了,还可能会面临更多“麻烦”。记者从北京铁路局获悉,9月1日起,在河北省内各火车站无票乘车的乘客均将收到一份《无票乘车告知确认书》,并且将其相关信息录入到铁路局“黑名单”上。(9月1日燕赵都市报)    

坐车买票,这本该同花钱买菜一样是公民应履行的最起码的道德职责,然而,总有一些人用实际行动践踏着这一本该践行的基本诚信行为,在他们眼里,诚信是可以随意地捉弄的品德,他们在为自己成功逃票沾沾自喜的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同时他们也逃掉了自己的“诚信票”。

诚信,是一个人最美的品德,是一座文明城市的镜子,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石,而每个人都是诚信大厦的砖瓦,当人们面对一张小小火车票的诚信拷问时,我们看到了差距,也发现了问题,为了共建诚信之基,先进的科技手段,完善的管理方式势在必行,但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每个公民自律自觉。

笔者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发现逃票行为纳入信用体系的做法在国外并不鲜见,在国外一些国家,乘车一系列流程大部分都是靠公民自觉履行的,为什么会大家都如此自觉?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一次逃票都将计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将给其人生带来信用污点,而这个污点与他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涉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国家的诚信氛围浓郁,与这种诚信体系的约束不无关系。所以,这种“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做法不仅简简单单遏制了逃票行为,更加提升了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使文明出行趋于常态。

一张小小的车票,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通行证”,更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映射出一个人诚信的缺失与得到,让我们不仅仅将“诚信购票、文明出行”变成一个口号,更要从自己做起,为构建和谐、诚信的社会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