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城市、扎根深山,临策人过起了清苦的日子,默默守护着大漠铁路安全畅通。每当我们乘坐“阿拉善”号列车旅行时,每当我们由衷感叹铁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能否想起那些为大家默默付出的“开路先锋”,能否看到那些守护在线路两侧的“胡杨树”。

“临策铁路曲线多、病害多,养护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忽视。”临策基础部技术设备科助理工程师刘军说。

2014年7月11日20点08分,阿拉善号旅客列车从苏宏图站开出不久,在机车上添乘的临策基础部工务人员刘军和机车乘务员共同发现临哈线k372+200-500处水漫线路。

险情就是命令,一场任务重、耗时长的抢修战打响了。司机立即采取措施将列车停在k372+574处,刘军立即用电话将这一险情通知苏宏图车间主任张卫东和临策基础部调度,同时下机车冒雨拍摄水害相片用手机发送到调度室,基础部立即启动水害应急预案,部长刘剑和其他专业副职迅速到调度室集中,指挥苏宏图、治沙、图克木庙车间干部职工携带抢险物资乘坐轨道车冒雨从两个方向赶赴水害路段。

   这里日子单调、生活清苦。职工一周20多天都呆在线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吃饭成了 “老大难”。平常都是每周一趟的“生命列车”运送生活物资。碰到 “菜荒”时,职工就只吃面条。

   临策线里买菜耗时费力,职工们自己动手开荒种菜。没成想菜苗刚种下去没几天就被鸟儿啄光了,地瓜也被老鼠偷吃了。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出了建造蔬菜大棚。

   这里远离城市、条件艰苦。但这里的铁路职工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临策当成家,默默守护着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2009年至今,临策线路优良率始终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