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16:30,云南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发生6.5级地震,目前已造成108.84万人受灾、398人死亡,地震发生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赶赴灾区,希望能在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抢救出更多的同胞。通往震区的路,是性命攸关的生命通道,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承担起救援运输工作是必然之事。

地震发生后, 成都铁路局紧急调集抢险车辆奔赴灾区,挂有49辆空平板车的87851次列车已于8月5日14时38分从达州火车站开出,列车将途径襄渝线、成渝线、内六线以最快速度抵达云南昭通火车站,为抢险救灾物资装运做好准备。与此同时,路局紧急成立抗震抢险救灾调度指挥台、启用救灾物资运输热线、组织开行抢险救援专列,调整内江至六盘水铁路运输方案,迅速搭建起铁路抗震救灾“绿色通道”。并在内昆铁路豆坝站至大关站、大关站至梅花山站的36个区间限速运行,以确保途径该区段列车运行安全。

笔者认为,此次地震充分说明了铁路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地震发生后,虽然社会各界都在行动,但铁路部门此次的行动更为迅捷。与公路相比,铁路运输能力大,许多救援物资只有通过铁路才能安全、迅速的运送到灾区,并且受到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同时也不会出现类似于公路的交通拥挤,救援列车救002次列车也已到达昭通火车站,随时准备抢救伤员,保证了通往灾区的铁路畅通无阻。铁路部门针对地震灾害提前启动应急抢险救灾预案立即停运旅客列车,并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方式向民众进行实时发布各类资讯。这种将预案放到灾难到来之前,体现了铁路对公众财产、人身安全的应有担当。铁路部门在此次地震救灾中的行动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