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三公司兰新铁路甘青接触网一工区承担施工的兰新铁路甘青高原地段接触网工程经大通回族自治县,穿越大阪山,进入门源回族自治县,然后穿越祁连山脉,全长共计79.453正线公里。管段内桥隧众多,其中隧道4处,占34.93%,桥梁12处,占19.32%,桥隧长度占了管段的一半,其中的大阪山隧道为全线最长的隧道,长15897米,也是甘青段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施工管段地处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穿越雪山,长年大风凛冽,温度极低,最低气温零下30°,且天气变化无常,时而炎阳高照,转瞬即大风呼啸,满天飞雪。2013年3月20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三公司甘青接触网一工区的张福斌书记(简称:张书记)带领着大家冒着高原缺氧、极度严寒正式开始进场施工。
他把员工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员工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员工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群众排忧解难。正是这点点滴滴,刻画出了员工们心中的“好书记”。
进场遇到“拦路虎”开工不久,刚上线来主管安质工作的李大明和汽车司机许斌因为高原缺氧引起高原反应以致呼吸困难相继被紧急送往西宁医院救治。在气喘嘘嘘的帮助医护人员将病人抬上救护车后,慢慢缓过气来的张书记意识到了高原反应的恐怖,他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铲除高原反应这只“拦路虎”。 针对工区地处高原温差大、空气稀薄缺氧、施工现场远离驻地等特点,张书记不仅为大家每人配发了旅行保温瓶,解决了喝水的问题,而且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对每一位新入场员工进行健康体检,还配备了足够的抵抗高原反应相关的氧气和药品发放给每一位参建员工、每一台车辆、每一个房间。并针对高原气温低的特点,不仅为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大衣、棉袄、棉裤等保暖用品,张书记还特别安排食堂制定了高原菜谱,为员工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的的菜肴,确保每一名员工无论何时下班,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对于因施工路远回不来的班组,得到通知张书记就立即安排汽车送饭,不让大家忍饥挨饿。张书记人性化的关怀终于换来了员工队伍及思想上的稳定,施工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标准化管理促生产自开工伊始,张书记就认清思路抓推进,党群配合保推进,狠抓现场强推进,有力的促进了施工生产。兰新铁路甘青段电气化工程有三难:一是桥隧比例高,施工运输困难、安全管理难。二是天气多变,施工环境难。高原缺氧空气稀薄使参战员工吃不消。三是施工材料因受大阪山积雪影响到场难,直接影响施工进度。“非常困难必须有非常措施”,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深入分析,在甘青电气化施工中,张书记一直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四个标准化”管理(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置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关注员工生活 亲情温暖人心。张书记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不仅积极组织收集书籍建立了“员工书橱”,而且购回壁挂电视机及篮球、象棋、乒乓球、扑克等活动用品,积极组织在闲暇时间进行比赛等活动。高寒天气,工区驻地采用集中供暖,张书记不仅提前安排人员对驻地内的暖气设备进行检修,而且还提前安排好了锅炉工、买回数十吨煤及时烧煤供暖。由于驻地人员集中居住,日常的卫生清扫和保持工作尤为重要,张书记不仅安排专人每天对驻地卫生进行清扫整理,而且还制定了宿舍管理制度粘贴于每个房间,并且购买了统一的床单、被罩、枕套发放至每个人。亲情暖人心,员工们倍感温暖,纷纷表示:“不好好干活儿,对不起党啊!”
榜样是引领更是动力。张福斌,兰新铁路甘青接触网一工区党支部书记,在平凡中坚守党性,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永葆“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本色精神。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却把美写在祁连山脉上。他的美,缘于他敬业的品质,更缘于他无私的奉献。无论何时有任务,只要他招呼一声,全体都会响应,再苦再累也没有怨言。在他的带动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是在像他这样的先锋战士的引领下,兰新铁路甘青接触网一工区不断迸发出激昂向上的“活性因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