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铁路客运列车曾经的主力军,同时作为中国铁路客运史上的运输“功臣”,绿皮车逐步卸下了它肩负的重担,渐渐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几乎每一列绿皮车在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天,都会获得了此生不曾有过的注目。媒体上、网络上、个人社交软件上,很多人转发它的照片,讨论和分享与绿皮火车有关的旅程记忆。在铁路历史的长河中绿皮车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回忆。身为中国铁路客运史上时间最久的列车,可以说绿皮火车“倾尽一生”精力奉献给了铁路。他的光荣退役也是必然的,更是对他这么久以来承担着中国铁路客运运输的责任的肯定。作为铁路客车曾经的老大哥,绿皮火车也承担下了很多指责,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一定的想法,绿皮火车值得这么大肆吹捧么?环境脏乱差,速度慢得要死,逢车必让。“远没有文艺青年们想象的那般美好”。时代在变迁,人也在改变,在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铁路也在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似乎都热衷于在高铁上用智能手机互发微信、捧着iPad玩塔防游戏,这也使得干净明快的高铁上和大都市一样冰冷而拒人千里。几乎看不到有人与人交流的可能性。但绿皮火车就不一样了,永远都像一个菜市场,拉家常的、谈国家大事的、吹牛皮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浓浓的、让人感觉自己真实地活着的烟火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皮火车的功成身退是必然趋势,这也是铁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我们无比怀恋绿皮车曾经的辉煌,但不可否认它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不了乘客在舒适性方面的要求。作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功臣,它的伟绩也将早入历史史册,他的离去只因为它的接班人更加优秀。绿皮火车不死,他只是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并未消失,因为他的接班者都会变成是“绿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