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为期十天对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和古巴的访问。其间,中国、巴西、秘鲁三国在7月17日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三国将开展跨越巴西和秘鲁、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洋铁路”项目。这是中国领导人近年来对外访问期间所提出的最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设想。(南方周末7月25日文)    1978年,“改革开放”让中国进入大发展,几十年的摸索与实践,这一建国决策以深入人心,乘着这股东风,2009年,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号角正式拉响。近期国家主席和总理在出访过程中都一度向别国推荐到中国铁路,由此不难看出我国高铁“走出去”的脚步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另一个角度看,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对铁路建设本省而言无疑是意味着新的机遇和契机。    中国铁路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史,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各方面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在中国市场上已走入正轨进入稳步发展运营阶段。而“走出去”的发展目标把我国铁路建设摆上了世界大舞台,面临的也将是更多的困难和更大的挑战,姑且不提“两洋铁路”建设项目所需要克服的复杂地质环境,单是配合各地不同的经济体制、人文风情量体裁衣规划建设便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美国政治家贝克曾经说过:“困难是一个严厉的导师”,在近乎苛刻的大环境下,中国铁路技术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这一过程也必将使得中国铁路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技术上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巨大的国际市场,铁路建设所以及铁路运营所需的庞大物资、经济、人力需求对中国以及合作国家的制造业、金融业、社会就业等方面都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两洋铁路”建设项目对于中国铁路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作为“陆上巴拿马”她甚至有力改观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从战略高度重构我国面向世界的物资运输网络。中国铁路不止步大步“走出去”,改变的不仅仅是铁路事业,而是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