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1/4次列车,郑州到温州,跨越三省,不仅是郑州铁路局的最后一趟绿皮车,也是中国铁路跨局运行的最后一趟绿皮车。如今,它将终结自己的历史使命,正式退役。

“绿皮车”曾是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深绿色的车身,低廉的票价,可以推拉的车窗以及烧水、做饭、取暖等全都依靠燃煤解决等一系列的“特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绿皮车”价格便宜,是农民工出行、返乡的首选,又被形象地称为农民工专列。绿皮车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我国自行制造的旅客列车,没有空调,最高时速120公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步伐加快,对乘坐列车也有了新要求:车内的设施和环境,车速都有待提高。绿皮车的设施较为落后,一切活动主要靠燃煤解决污染比较大,安全设施不完善,隐患重重。还有冬天冷、夏天热,乘客多拥挤,躺着没地方,列车员难以清理卫生,硬座车空气流通不畅,旅客途中会有种种不便。经常给别的车让路,说停就停,原本一天的路可能两三天才到。这样的出行方式使得人们对铁路的印象大打折扣。

铁路部门历经多次改革,在提速方面做出重大改善,逐渐取代绿皮车的主导地位,很多绿皮车正在逐渐退出运输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速度快,乘座舒适的红皮车、白皮车。不仅是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举措,也是加快铁路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高铁的飞速发展也将成为新兴的主流出行方式。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运行速度上,目前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最高时速将达到380公里,堪称陆地飞行,这样的飞跃是铁路历史上一次成功的蜕变,为未来发展开辟了一条通天大道。(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