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7月1日零时起进行运行图调整,这是自2007年以来铁路最大幅度的一次调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随着动车线路的逐步增多,对低收入人群来讲,是一个很无奈的事,他们的选择范围相对减少了。(7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全国铁路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调图。在此之前的数次全国性调整列车运行图,多有提到的是缓解铁路运力“瓶颈”制约、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等较为宏观的语言。而细心的人在这次调图中把动车组担当客运主力单独划分出来,其焦点还是随着动车线路的逐步增多,对低收入人群来讲,是一个很无奈的事,他们的选择范围相对减少了。
诚然,对于广大乘客,从经济消费的角度来看,票价问题自然是要放在头等位置上。毕竟,有些人是有钱没时间,但有些人却是有时间没钱,相比起坐车时间的长短,他们更在乎车票的高低。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铁路部门从大众的利益出发,这次调图,铁路“提速”并没有淘汰“普速”,依然保存了大量的普通列车,让旅客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既能从调图后的列车速度、环境提升中受益,又不至于大幅度提高出行成本。再说到动车组上来。这次调图,动车组占据半壁江山,从国家层面来说,这是一次改革红利的摊派发放;从百姓生活体验来说,也是对科技进步的全民分享。
社会在飞速地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一些新事物必然会诞生,而另一些旧事物必然会走向消亡,就像“绿皮车”逐步被方便、快捷的高速动车组取代,不仅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而铁路调图,做到“提速”不淘汰“普速”, 就是要“对号入座”,就是要“供需所求”,在旅客需求和铁路部门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 票价问题则是市场经济使然,而普通列车也将兼顾到公益属性,坐不起火车的现象是绝无存在。
说到底,老百姓坐火车,其实并没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选择综合症。说走就走,这才是旅行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