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新运行图调整公布不到一周时间,有网友质疑部分新线高铁车票销售“遇冷”,消息涟漪开来,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建高铁新线之前就缺乏足够的调研论证,有人认为高铁空座太多是一种浪费,有人认为是票价太高直接导致人们对高铁敬而远之……

笔者认为铁路调图是铁路部门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且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便民服务质量的提升,而“高铁空座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能归咎于铁路调图,且对新线前景过早定下结论,显然不科学。

首先,此番铁路调图除了开通一批新线和技术改造线路,增开动车将取代部分普速列车,同时铁路“老产品”普速旅客列车品质也将得到提升,部分普速列车提高了等级,而且部分列车运行的时刻,路径和停站点都进行了优化。调整的结果就是:出行的选择更多,出行环境更加舒适,列车运行的速度更快,时间更省,麻烦也就免去了许多。这才是铁路调图的目的所在。

其次,部分新投入客运的线路当前售票情况不乐观,只表明购买预售票的人比较少,或者是近一段时间内新线的“知名度”不高,并不代表最终的承载率。换个简单的比方,新店的开张还有一定的适应期呢?更何况部分旅客可能习惯了“高铁公交化”,习惯了随到随走的风格。

再者,高铁票价高导致人们不愿意乘坐高铁,我想也是一种片面的解读,笔者认为决定出行方式选择的最直观的因素还是需要导向。简单的理解,做出了决定的出行,不管选择何种方式,都会付诸行动,如果没有出去的必要,哪怕不花钱,也花不起时间去四处旅行。高铁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它带给人民的便捷,已并不像飞机承担客运伊始一般的遥不可及。

最后,居高不下的“逃票率”在质问进步时代公众素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座率”。虽然各种相关法规规定,对主观故意逃票乘车的旅客,进行个人身份信息采集,并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而且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广大旅客也充分肯定铁路部门将逃票者个人信息报送地方征信机构的做法。但是在客流量大的车站,尤其是一些地市级的站,问题还是相对突出。

调图后高铁的前景如何,除了有待一段时间的运营来验证实载率以外,与相关方面工作做得怎么样也是分不开的。笔者相信,作为时代发展代言的高铁,在保证行驶速度快、运行时间短的同时,服务等方面工作也不会滞后,相关部门必然会完善出台系列的配套措施。

当然,我们在形形色色的观点,且不宜人云亦云一番,我们还是需要理性的认识社会新生事件能带给了我们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只是一味的吐槽心中的不快,让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言论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绊脚石,就确实有些不应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