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湖南长沙考察沪昆高铁长沙南站施工现场。他称赞高铁标准走出国门,他说:“中国装备、中国标准走出国门,既带动经济发展,也扬了中国人的志气!”(新浪新闻7月3日讯)
随着如今高铁建设如火如荼,高铁技术也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准。中国系统掌握了高铁工程建设和高速列车制造的关键技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建设了运输网络,这无疑为我国高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把我国带向国际高端技术装备制造和土木工程的战略前沿位置。在如今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其发展也逐渐变得不可或缺,而高铁的出现,不仅中国铁路系统带来了速度上的提升,更是向国外打开了一扇改革之窗,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输工具。
纵观中国高铁发展的历程,从懵懂到成熟的蜕变,逐步打开并铺就了一条切合中国国情的高铁之路。首先,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的经济发展也有了显而易见的进步,而高铁的出现,在其发展上更是如虎添翼。它不仅缩短东西部的地理距离,更将沿途百姓的心理距离进一步地拉近,如同桥梁般密切联系各个沿线地区,带动以及加速沿线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其次,高铁的出现同时也带动机械、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一条产业链的发展,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就业产生明显的影响效果。再次,高铁运输能力增加和行车条件改善带来运输费用降低、客货在途时间节约等,使旅客和货主直接获得经济效益。最后,高铁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高铁对客运的分流,能有效缓解铁路对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的“瓶颈”制约,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社会效益,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放眼中国高铁发展的未来,从青涩到稳重的转变,连接铸造了一条改革开放的高铁之路。誉有“中国外交名片”的高铁是中国制造业的荣耀,是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转型的一大成果,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成为中国出口的新亮点。通过高铁技术出口,拉动高铁零部件和劳务出口,形成“走出去”的集团军,为中国企业提供“走出去”最有希望的新领域。高铁的发展也可以加强区域融合,据了解,目前中国已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铁合作关系,签订合作意向;近两年间,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曾考察中国高速铁路。通过各国间的高铁建设实现交通一体化,最终带动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间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中国铁路对内以及对外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既带动经济发展,也扬了中国人的志气!”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为之自豪和骄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中国铁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代在进步,中国铁路也在用自己的双脚,走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同时也在国际的舞台上闪亮着不可磨灭的光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