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大西高铁太原南-西安北段开通运营,太原与西安两地的陆地旅行时间由过去的10小时缩短到3小时。高铁只要不到180块钱,飞机要600多,全程走下来跟飞机的时间几乎差不多。(7月3日新华网)
近年来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已经给民航越来越大的压力。从2008年中国第一条350公里时速的京津城际高铁开通,到刚刚开通的大西高铁,中国高铁里程已过11000公里。特别是直辖市、省会城市之间,逐渐织密了一张高铁网络。快捷、舒适逐渐成为高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规划成网、全天候运行的高铁势必对航空业造成冲击,尤其是这种1000公里以内的路程冲击最大。航空公司要么降低成本和票价与高铁“拼杀”,要么就逐渐从市场中退出。由此可见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我国的出现,这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百姓出行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高铁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倒逼”。民航如果还是“高高在上”,那势必适应不了高铁的冲击。
在京沪高铁开通时,京沪航空公司曾采取集体打折的方式应对高铁,当时对航空公司来说的确是一种不小的损失,但社会受益了,百姓受益了。每次的高铁与航空公司之间“打架”,之后我们看到百姓非但不会遭殃,反而是最后的赢家。
如今高铁正在改变人们的想法和出行习惯,高铁的出现让出行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票价已不再是乘客的首要因素,费时少,花钱低,安全性,舒适度等,乘客要的是最佳因素组合。就拿乘机来说,虽然直接时间小,北京到上海可能不到两个小时,但从登机,到验票,再到下机后的转乘,费时远远超过了高铁的时间差。因此我们说,高铁的开通运行,不仅逼迫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出现,而且促使航空业不断提高服务,以最舒适、快捷的服务去赢得乘客,从而让乘客受益。
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竞争是在所难免的,竞争让社会发展,竞争让时代进步。航空公司与高铁的“打架”也并非恶意竞争,而是时代必要,更是顺应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只有竞争才能推动高铁和航空公司互相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乘机乘车环境,从而更好地适应乘客。(文/尤雪玲)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