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   走向世界  

 新京报19日  李克强5次出访4次提及“高铁”,高铁写入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正和数十国家谈高铁合作。17日,李克强在伦敦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谈时表示,两国应打造核电、高铁等基础设施合作亮点。卡梅伦表示,英方愿与中方深化高铁领域合作。当天,“高铁”写入了中英联合声明。声明中称,双方同意促进在彼此市场关于轨道交通(包括高铁)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装备供应和设施维护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

 一直以来,欧洲德国、法国以及亚洲的日本,拥有着高速铁路以及相关设施的先进技术。从1999年中国建成秦沈客运专线以来,中国高铁有了跨越式发展。从一开始的技术引进,到现如今的自主研发,从一开始的国际招标建设,到现在的完全自主兴建......一步一个脚印,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经过10多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技术成熟,品质优异,价格低廉。总理之所以在五次出访中四次提及中国高铁,是因为中国高铁在国际上确实拥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建设最为频繁,积累的相关建设经验也就十分丰厚。总理的“推销”,背后有着中国高铁安全优质、经济实惠且融资能力强的实力支撑,是高铁“老牌强国”目前无法与之媲美的。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高铁建设和运营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前期我们为了发展高铁所做出的努力现在已经具备了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加强高铁方面的合作也展示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在科技与创新方面的成果积极地运用到他国的经济增长。

 高铁走出国门,连通了国际客货运的铁路网,也给世界人民的出行提供了一种更经济更便捷的方式。老牌的欧洲经济体,向中国高铁投了橄榄枝,这既是其对中国高铁实力的肯定,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重要映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