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为绿色和一条醒目黄线的“绿皮车”,在铁路数十年的客运历史中,曾担负起极其重色的角色,被人们尊称为中国铁路客运的“开国元老”,在铁路发展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辉煌。

这些大多数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造的绿皮车,主要依靠开窗对流或使用电风扇来降温,利用燃煤来保证车内日常供水和冬季取暖。尽管严重超期“服役”,多数“绿皮车”的车厢都已破旧不堪,电扇有污渍,车门关不严,车窗不好开,有时就连正常的茶炉供水都无法按时供应等,使乘坐条件不容乐观。但即便如此也因其票价的低廉、安全、经济和实惠,拥有了一大批雷打不动的铁杆粉丝,车厢内满载的旅客,有规律的盒饭叫卖声与三五成群的打牌团、大声交谈的朋友圈等等相互辉映,成为这些列车上固有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绿皮车”的硬件质量相对落后,车上的饮水、做饭、取暖全部要靠烧煤解决,随时可开的车厢上总会有人把自己的垃圾随意抛出,除了会为列车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隐患外还影响了周边的环境;人多拥挤带来了难闻的气味和脏、乱、差的环境,令外出旅行的愉快心情大打折扣;设施不到位的同时也带来了服务质量的差距;较慢的车速、花费较长的旅途乘车时间……让你对铁路服务的一分价钱一分货有了全新的认识。

随着全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对出行的乘车要求也越来越高,绝大多数人早已不再局限于经济、便宜的票价,而是更追求享受舒适、快捷、便利、省时的旅行方式。绿皮车作为一道昔日的风景已经风光不再,逐渐由速度更快、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动车和高铁所替代。

科技在进步,铁路在发展。列车升级的初衷无外乎是为了让旅客乘车时感到更加舒适、安全、便利,能让我们在享受铁路部门优质服务的同时,去自由呼吸来自大自然的清新空气。随着空调普快、新空调特快、动车组、高铁列车等级的不断提升,让我们看到了铁路部门从“绿皮车”到“红皮车”,从“空调车”到“动车”、“高铁”的华丽变身,见证了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过程。

笔者认为,历史前进的车轮任何人都阻挡不了,这就好比人力车终将会被汽车、火车和飞机所取代一样,给绿衣换新颜是需要也是必然。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笔者希望铁路部门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好高、中、低端列车的运能,只有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实际出行需求,才能让我们真正感受“人民铁路为人民”带来的快乐。(文/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