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从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全国铁路增开旅客列车60.5对,其中,增开动车组列车53对。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新华网 6月11日)

历年来铁路数次全国性调整列车运行图的报道我们经常见诸报端,对此视乎早已司空见惯,原来提到多是缓解铁路运力“瓶颈”制约、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等较为宏观的语言,不过这次消息中的两组简单的数字却让笔者感叹它的与众不同和深远意义。“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笔者算了一下,动车组列车占全国开行旅客列车的54%,动车组列车已成为铁路客运绝对的主力,这不仅是高铁高速发展成果的彰显,更是身份地位的提升,高铁已经能够“顶门立户”,成为新时期中国铁路改革路上新的里程碑。

此次调图中动车地位的凸显仅仅是个开始,以当前高铁高速发展的步伐和 高铁 建设的持续推进,相信这个比重将会不断加大,最终取代普通旅客列车。任何事物的进步和发展都没有捷径可走,高铁近几年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铁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能量,认同了高铁和对大众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改变。中国高铁发展至今,每一条高铁建成后,沿线就会出现同城效应,“同城化”不仅加强了相邻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合作,更减少了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实现产业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更快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更快提高;每一条高铁建成后,沿线就会形成走廊经济带,将沿线大中小城市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交通走廊或整体经济走廊;每一条高铁建成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就会提速,沿线区域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沿线房地产市场规模飞速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被拉动,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等等,这些都是高铁改革红利的摊派分发,也是最终促使高铁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由此可见,中国 高铁 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度,它的“顶门立户”是必然的,今天和将来的主角非它莫属,它标志着中国高铁在改革发展征途中又迈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