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中谈到,“加快铁路建设,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对增强铁路基础保障能力,促进国土开发、扶贫开发和边疆建设,有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铁路总公司加大了对中西部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使铁路建设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14年,中西部铁路安排建设投资和投产新线比例进一步加大,占比分别达到78%、86%。”这位铁路掌门人通过媒体传递的信号,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西部铁路建设光明的未来(中国网 4月11日)。
是的,此次铁路建设“重磅出击”,可以看出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迫在眉睫,而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加快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的决定,应该说抓住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可以有效带动当地资源能源产业的发展,加速东部与中西部资源及产业的交流互动,改善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激活中西部“沉睡”的巨大资源和消费市场。这对于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西部铁路达3.8万公里,在整个路网中的比重为36.9%,比例之低与地域之广根本不成比例。之所以出现如此尴尬的状况,归根到底是资本有逐利的本能,铁路投资亦难免落入俗套,倘若投资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回报,即便项目的前景一再看好,但是相应的资本往往选择观望。而相对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即使铁路建设向西部倾斜的声音由来已久,即使西部地区更需要铁路建设来拉动经济增长,推动人员流动,可是在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的预期下,投资自然兴趣缺缺、相关建设同样举步维艰。
但是,在这个一切都显得低迷的状态下,一切都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今天。铁总还是固执地推进铁路建设重点西移,甚至在今年,将中西部铁路安排建设投资和投产新线比例分别提升至78%与86%,如此“大方”地“扬短避长”,铁总用意何在?
有相关人士称,“一路向西”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盈利上了,从全国发展来看,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交通不够顺畅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之一,惟有建立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完善出行这块短板,西部大开发方能真正落到实处。而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具有运力大、成本低、节能节地、低碳绿色等比较优势,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发展铁路建设,除了扩大有效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外,还能带动西部当地经济的繁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铁路建设,重点是建设货运通道,以货补客,可将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出,推动当地经济迅猛发展。总而言之,只有铁路建设到位了,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环境、帮助千百万人摆脱贫困、拉近沿海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促进各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是最好的“盈利”。
显而易见,此次铁路建设“一路向西”无疑开启中国梦的新导航,相信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抓住铁路建设重点西移这个契机,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全力支持铁路建设,让铁改的养分不断滋润广袤的西部领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伟大中国梦提供一份得力的保障。( 杨永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