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变成现实,作为横跨我国北、中、南三条大通道的交汇之地和联接亚欧两大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新疆迎来跨越发展的最好时期。眼下,新疆大通道建设全面提速,联通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呼之欲出。”来源:新闻联播。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的一篇《塞上听吹笛》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景图,风景恢弘、壮丽,生活安详、恬静。新疆美,天山南北风景秀,新疆富,吐鲁番盆地金光闪。新疆的土地肥沃,孕育出丰富的资源;新疆的天空寥廓,造就了人民豪迈的性格。

新疆虽好,但受交通和科技的制约,在经济发展上却相对滞后。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当时的新疆,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农场和成规模的良田,工业企业几乎全是私营小作坊,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改变落后的面貌,发展经济是第一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新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均保持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要产业。截止2013年新疆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1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80亿元。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为新疆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中亚经济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让新疆经济更上一层楼具备了天时的条件。

从地缘上出发,作为联接亚欧两大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新疆横跨我国北、中、南三条大通道的交汇之地,交通发展,特别是铁路交通发展对新疆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着“钢铁丝绸之路”称号的铁路干线的通车,让新疆成为中欧贸易运输的中转地和集散地,为新疆打通了西进和东出的两扇大门,把新疆纽带作用的地利优势发掘出来。

新疆经济发展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成果。多年来,中央政府也始终坚持把支持新疆建设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逐年增长,年均递增超过20%,大批工程技术人员涌向新疆参加援疆建设,为新疆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新疆虽大,却大不过我们的广阔胸怀,天山虽高,却高不过我们的凌云壮志,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新疆,将在经济发展中飞奔前行。(董春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