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肯尼亚再过几个小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肯尼亚总统肯亚塔等非洲国家领导人将在肯尼亚共同见证蒙内铁路融资协议的签字仪式。(环球网 5月11日)
跨过美国标准的坎,“中国标准”现代化新型铁路正式落户非洲,是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又一次胜利,这对推进中国铁路打通国际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铁路成套技术产品输出开了一个好头。
从过往中国铁路在国际市场实际操作效果来看,其所承揽的铁路建设项目基本采用“欧洲标准”,中国铁路建设技术水平虽然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其在铁路配套设施设备上依然缺少自主权,产品达不达标由欧美企业说算,设备该不该上线也是别人说了算,中国铁路在国际铁路建设市场上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在这一系列标准之争的背后是国际铁路产业利益链竞争的产物。
此次中国铁路在肯尼亚蒙内铁路建设中首次打上“中国标准”的烙印,而蒙内铁路又作为东非铁路的咽喉主干道,这对中国铁路发展来讲,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知道,长期以来,非洲交通发展水平缓慢,尤其是铁路发展更为滞后,交通运输效率低下不讲,就连最基本的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社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拖了其经济发展的后腿,由此,加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是非洲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铁路在非洲市场拥有的发展前景将不言而喻。
“蒙内铁路”作为连接非洲的重要纽带,这条铁路建成后对加速非洲各国间经济贸易,压缩货物运输成本,缩短人们出行时间,拉动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蒙内铁路”的建设不仅寄托了非洲人民的殷切期望,更蕴藏着中非人民深厚的友谊感情,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友谊路”。另外,这条铁路从建设、设施设备配套完整贴上“中国标准”的标签,再一次证明了中国铁路先进技术和生产水平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为中国铁路真正“走出去”增添了不少勇气和信心。
其实,标准并非一成不表,“国际标准”也并非是国际惯例,中国铁路无论是在技术装备,还是在运营管理和设备生产能力上,都有着先进的技术水准,只要中国铁路在走出去的同时,稳把眼前的一切机遇,严格规范产品设备质量,建设出一流“中国制造”式铁路,届时,国际铁路建设真正贴上“中国标准”的标签将势在必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