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网站4月1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明确新建的准池铁路开通运营后,货物运价实行市场调节,由铁路运输企业与用户、投资方协商确定具体运价水平。准池铁路线路全长约180公里,跨内蒙、山西两省区,目前处于建设阶段,计划上半年开通运营,这是国内放开铁路运输价格的首次尝试。实施后,将对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发挥积极作用。(新华网)
对于成立刚刚一年的中国铁总来说,“市场化”一词可以说始终伴随在铁总的左右,从铁道部撤销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起,其改革的大旗就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方向,那就是体制性、市场化改革。回看铁总一年来的改革举措,我们不难发现,铁总体制性、市场化的改革已经初具雏形。
体制性改革自不必多说,铁道部撤消后,原铁路部门特有的自主管理、自主经营格局被打破,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负责拟定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其他行政职能;铁路运输统一指挥调度,经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铁路建设等企业职能则交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由此看来,存世60多年,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于一体,并被不少网友笑谈为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的铁路部门已经通过一系列痛彻骨髓的大胆举措,基本完成了市场化转型的构架。
关于中国铁路的市场化改革,长久以来一直在社会各界议论纷纷,众人关注的焦点全部集中在了铁路客货运输的“价格”上,许多人担心,长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运输生产经营活动的铁路部门是不是会借市场化改革之名,行运价上涨之实。其原因是由于铁路运输方式在我国经济、军事、政治以及在人民生产生活方面所占据着的重要作用。不过,为了让广大的人民放心,让社会各界放心,中国铁路总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公开向全社会表态,铁路改革将继续本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从方便旅客货主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运输组织,继续大力推行安全、方便、快捷、温馨的出行和运输环境。一年来,还处在蹒跚学步中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力求从自身入手,货运方面大胆尝试了货运营销组织改革,将原本纷杂繁琐的办理流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并对收费项目进行了有机的规范,取消了部分不合理收费,而客运方面更是从旅客的需求出发,追求更高层次的服务水平,为广大旅客提供了更加温馨、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并根据市场的需求,逐步将车票淡季打折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铁总在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同时,将更多的实惠留给了社会大众,真正体现了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宗旨和本质。
而对于任何一个市场化的企业来说,要想健康稳健的发展,除了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和产品之外,能够根据市场和消费终端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价的权利也是市场化经营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准池铁路开通运营后,货物运价由铁路运输企业、用户以及投资方协商确定具体运价水平进行市场调节的举措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是铁路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对于铁总来说,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与市场需求同步的运输产品和服务质量带来的必定是经营成本的变化,而根据经营成本进行产品价格调整除了能够减小成本支出压力外,更能促进铁路部门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运输产品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上。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条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与地方企业合资建设、经营的准池铁路采取的市场化运价调整方式,使得铁路运输产品的根本性质更加同化于其他商品,大大增强了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建设经营项目的信心,有利于加快和夯实铁路投融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基础,标志着我国铁路货运价格体系正在向满足铁路多元化投资和建设需求方向稳步推进,同时为其他铁路今后实施运价市场化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和现实支持,也会对铁路货物运价改革形成示范效应,对铁路市场化改革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