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周围的职工说道:“今天真不走运,又被扣了个丙类问题。”在他看来,平常就是这么干的,一直没什么事儿,而且别人也这样干过……

在日常工作中,常有职工认为偶尔几次不按标准作业不会导致事故,还往往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不会那么倒霉吧。”有侥幸心理作怪,总认为不会出问题,结果造成违章接连不断,久而久之,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则悔之晚矣。从全路全局的这几年发生的流血事故,不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吗?不就是存在侥幸心理,总认为一直是这样干的,平时也没出事,今天不会这么倒霉这次就出事了。

如何克服侥幸心理,吸取流血的往事教训,真正把安全常驻心中,我认为,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站段教育人员应针对职工在不同情况下的情绪,特别是情绪波动大的时候,加强心理转化,使职工的行为尽量不受到不良情绪的支配和影响,使安全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优化职工的安全心理。管理人员要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对一些存在安全心理问题的职工进行定期联系和谈心,重点帮教和把关,随时掌握其心理,盯住不安全的人、卡住不安全的事,把不正常心理克服在萌芽状态,消除不安全因素。

安全无小事,安全无止境。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抓好每一个环节,做好每一项工作,尽好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安全生产就一定能实现有序可控和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