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大雪天气下旅客运输安全,多趟高铁降速,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列车晚点。为此,部分网友不理解,在网上大肆抨击铁路晚点,甚至提议退差价。寒流来袭,冰雪覆路,本就紧张的 春运 无疑又是雪上添霜,铁路暖心运行,但是部分旅客的过激行为似乎无视他的作为,无意中伤了铁路的心。作为出门的旅客之一,笔者静心细想,我们似乎有点不近人情。

首先,高铁降速,是恶劣天气这种不可抗力带来的必然结果。在恶劣的天气里,在速度与安全面前,铁路部门毅然选择了后者。在高寒冰冻的天气下,机车、地面铁轨和支柱、空中接触网等设备都会发生物理变化,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由于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铁路出于安全的考虑,选择了降速和停飞这种无奈之举,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归心似箭,旅客的心情相信铁路也能理解,但是换位思考一下,一个承载了几千人的列车,它的安全是否重要,它是否需要置旅客安全于不顾,冒险将速度保持在原有水平上来换得旅客满意,显然这是不可取的。“出门在外,安全第一”,限速是为了保障旅客“安全出行”的不二选择。

其次,铁路已经全心而为。相较高速、航空的封停,铁路将自身潜力发挥到极限,动员全体干部职工进入线路,将冰雪带来的影响尽力先出到最低。他们舍弃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快乐时光,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坚守在铁路一线,抗击风雪严寒,对设备进行全面覆盖检查。铁路服务周到,针对冰雪恶劣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铁路各大车站加强全天候免费热水供应,及时发布气候变化和旅客列车晚点延点信息,增开售票退票窗口,做到细致入微。换位思考下,我们横加指责似乎不解人情。

最后,差价并不合理。高铁降速也完成了运输任务,将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必要的服务也是周到全面,运价的构成其实包括很多很多。我们单纯认为降速了,就理所当然的要补差价完全是片面武断的草率之举。天灾面前,我们应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不让铁路的暖心付出得到寒心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