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路局官方微博今天表示,受沿线降雪天气影响,为保证行车安全,京广高铁郑州局管内、北京局管内,京沪高铁济南局管内采取了降速运行措施。(新京报2月5日)

随着春节黄金周即将结束,5号、6号两日也将迎来节后返程高峰。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自西向东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将给返程高峰带来不少“麻烦”。北京铁路局5日表示,受沿线降雪天气影响,京广高铁郑州局管内、北京局管内,京沪高铁济南局管内采取了降速运行措施。

很多旅客通过微博等形式表达了对高铁降速晚点的不满。“不是不怕雪不怕风嘛,这也没结冰没刮大风吧?”“不是说,火车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也是受天气影响最小的出行工具。现在又不至于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也没有发生机器故障,突然降速这么多,让很多旅客不理解。”“关键是眼瞅着就要到家了,被堵在路上的滋味很不好受啊,为什么普通列车晚点没那么厉害呢?”

火车降速晚点引起关注,是因为在习惯感受上铁路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少,安全性能较高。高铁的情况相对特殊,堪比飞机的运行速度,使它对道路条件的要求远高于普通列车。降速运行,是谨慎,也是必须。即使技术条件可以克服气候影响,降速运行也是适当的。

铁路如果降雪量较大的话,是不利于安全运输的。铁路部门就要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面对暴雪和比较严重的雨雪冰冻,保障安全、降速运行是世界高铁采取的普遍措施。

有关人士介绍,下雪结冰,道路上有很多不可控因素。高速列车在300公里以上速度运行时,即使是0.1公斤重的障碍物都可以产生100公斤以上的撞击力,瞬间可以导致列车颠覆.

低温雨雪的恶劣天气,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特别是对于交通运输安全,影响非常大。在此时际作出降速运行的决定,是充分为乘客的生命安全考虑,因此而晚点,公众当以最大的宽容给予谅解。

晚点应被理解,但却并非要理直气壮,毕竟是违背了承诺,耽误了乘客。解释和致歉在此时尤为必要,同时也需要实际的行动,认真细致地安排好乘客的改签、退票等后续工作,是铁路部门应尽的责任。让回家的路更安全一些,顺畅一些,舒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