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坐火车出差,总能看到刚开车查票时一些拎着大小行李的乘客神色慌张在拥挤的车厢里快速穿行,细问才知道,都是一些“逃票”的乘客。这些逃票者衣着打扮都很光鲜,看起来并不像没有钱买不起火车票的样子,可为什么不愿意购买火车票呢?令人费解。更令人发指的是,笔者看到的这些逃票者在查票工作人员离开以后居然交流逃票的经历和经验,从他(她)们脸上看不到一丝羞愧的表情,反而为一次或数次成功“逃票”津津乐道,脸上挂满侥幸的笑容。“逃票”行为很光彩吗?为何有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值得反思!

在德国,很多车站乘坐火车是自动售票的,查票也是随机而行,一名中国留学生发现了随机查票很轻易就能逃过遂不再买票旅行,为数年时间免费的旅行却只被查获三次逃票而沾沾自喜。毕业后多次在德国企业求职无果后大怒,责问人事部门经理缘由,被告知:一、你不尊重规则,还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二、你不值得信任,为了节约成本,我们不会设置复杂的职权监督机构,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因为没有人会冒险用你的。这是什么?这是社会道德与信任的严重缺失,也是不尊重游戏规则的后果,如果你不觉得后果可怕,如果你觉得丢人丢到家还不够需要丢出国,请继续“逃票”。

社会公共道德是指人类千百年积淀的由全体普遍认许、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种与个人德行相对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尊敬师长、爱护公物、文明礼貌、讲究卫生、遵守公共生活秩序都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和社会凝聚力。我始终相信,人心向善,如果你真的是没有了买车票的钱又急着回家,如果你真的在乘车过程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如果你真的遭遇第三只手的亲密接触损失了钱物,会有人理解你甚至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中国有句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我们没有忘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还能够将祖先的尊尊教诲记在心间,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平顺安乐。当对于这样经典的教导全然遗忘甚至漠视的时候,地球再大,相信也没有你能行得通的路。

扪心自问,我们离心目中理想的道德社会距离有多远?我们的公众道德底线到底在哪?当我们都在期盼社会公德心回归之时,我们应当自问、自责、自省,社会良知、公共道德不是一个个体、一个群体能够唤回,需要的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群体共同努力。积淀了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泱泱大国就任由一个个无良、无德的个体自毁形象吗?该醒醒了!类似乘车“逃票”这种道德缺失行为不能再上演,当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