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128日晚,在北京西开往井冈山的Z133次列车上,新郎闵刚和新娘刘瑞在旅客和乘务员的祝福声中喜极而泣……闵刚和刘瑞都是南昌铁路局南昌客运段列车员,没有婚纱和酒宴,他们在每年例行的列车春晚上举办了婚礼仪式。结束后,两人回到各自车厢继续忙碌……(20140130日《人民日报》图片新闻)

结婚是人生大事,没有人会不重视。婚礼是重要仪式,没有人会草率。而照片中这对新人,身上穿的是工作制服,挽着工作统一发式的新娘背对镜头俯首拭泪,读者只能看到新郎的面容—小伙子边凝视新婚妻子边用手抹去滑落腮边的泪珠,脸上分明写着欠疚和心疼。没有新人的见证,没有花束和礼服,没有美酒和盛宴,一对铁路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完成了他们人生中最重大的典礼。看到这张照片,鼻子不由得发酸,尤其是读到那句“结束后,两人回到各自车厢继续忙碌”,更令人感慨,为春运,铁路人付出的太多。

这一对,是窗口单位的双职工,可以说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简单的婚礼上为他俩送上祝福的不仅有朝夕共处的同事,还有萍水相逢的旅客。那么在旅客看不到的岗点上,又无声无息地上演着多少春运爱情故事呢?新春走基层的记者们给我们带来了真实的记录。2014131日《人民日报》标题为《在微信里一起吃年夜饭》的新闻关注了一对铁路乘警小夫妻李鑫和孙丽华。小两口原本计划可以在家度过新婚第一个除夕,但新郎官李鑫接到临客任务,新娘孙丽华忙完工作后独守空房,将商量好的菜品做好,一个个发微信给丈夫,“就当一起吃年夜饭了。”

看到这样的新闻,不由得想起自己身边的一件事来。有个哥们儿,机务段客车司机,好不容易轮上一回除夕、初一在家大休的,因同车队的另一位司机生病请假,他主动顶岗,除夕夜里熬了个大夜班,初一一大早,他驾驶的列车停靠家乡车站,早早等候在站台上的妻子掏出捂在羽绒服里的饭盒递上火车头。5分钟后,列车正点开走。等他真正退乘回到家时,已是大年初三。

今年春晚,杨坤和郭采洁合唱一曲《答案》,向大家抛出:“有个难懂的问题,什么是爱情?”爱情是人心底最隐私最热烈最绕不过去的问题,虽然“开始甜蜜突然暴风雨”,但归根到底,人们渴望的是温暖和柔情,是期待两个人的日子过得比一个人强。无奈相爱容易相处太难。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爱情的浪漫是短暂的,月好过年好过就是日子不好过。我们再怎么说感情重要,也不得不因为工作因为职责,让爱人忍受孤单和寂寞。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在非常努力仍旧不够富足的经济条件下,代表“永恒”的钻戒,铺张豪华的婚礼,慷慨陈词的誓言,其实都不是我们婚姻的营养线。真正能让两个人牵手久久的,其实是理解、包容和支持。

铁路上为什么双职工家庭比比皆是。因为铁路工作性质特殊,点多线长条件艰苦,每天平均有22000多列客货运列车在中国大地上奔驰,意味着每天月70多万铁路人在昼夜不息地为行车运输服务。全国共有大大小小车站5572个,很多小站地处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吃的水、米、菜都靠几天一趟的通勤车往里送。春节、五一十一、清明端午中秋,哪个佳节铁路人能在家休闲?像2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的“39个除夕都在列车上过”的李建国何止一个,几十年凑不齐一顿团圆饭的铁路家庭何止千万?人民日报评论说得好:“有些工作,你不干,我不干,社会就会乱;有些责任,你不担我不担,秩序就会散。”

春节送同胞回家自己不回家的人,是春运中最可爱最可敬的人。这些最可爱的人结为连理,春运路上天各一方都时刻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实是百姓之福,国家之柱,给他们的铁味爱情鼓掌点赞吧,他们的“后院”稳定,我们的出行才可能安全、方便、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