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春运被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口迁徙活动”。据了解,2014年春运客流量预计将达36.2亿人次,比2013年春运增加2亿人次,再创客流新高。这个相当于把欧洲18国全部人口都来回搬家四次的人口大迁徙,也是考验中国交通的最白热化战场的时候来了,而这焦点的焦点,恐怕非铁路莫属,铁路因其安全便捷和高性价比备受青睐。

“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年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就是因为这个梦,是人们宁愿在拥挤的火车过道上,在车厢的连接处,在车门的边缘等待着到达家乡的城市。或许坐火车回家的路途一直伴随着拥挤和煎熬,但那份稳当当的安全,却始终伴随着我们左右。安全是旅客回家的唯一捷径,而这句话的背后,是有着百万铁路人的守望和坚持。

春运期间,只有几个人值守小站或者货运站可能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可他们肩负着每天几十上百趟列车行车以及货运安全的重任。对于区间内是单行车道小站而言,车站春运主要是通过调度,让一辆列车在一个股道上临时停车,在另一辆相向列车通过后再出发;对于货运车站,除了用于交汇外,还需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货物列车的编组,装卸的工作。

对于这些车站,或许不会穿梭在我们春运回家的旅途记忆中。当列车疾驰而过,只看到一个笔挺的身影,拿着信号旗,在向我们行注目礼。当然,这不是非客运站铁路人工作的全部。在这一标准姿势背后,还有“承认闭塞、接受报点、开放信号、和司机联控……”等一系列动作,单调,机械,甚至是枯燥无味。

然而春运却需要这样反反复复地做这样的动作。没有大树,怎能造就茂密的森林。那些被人遗忘的货运站以及小站,虽然没有旅客列车在此逗留,但却是构成铁路的大动脉一份子。24小时不间断值班、全天候的户外出勤,作为这些站坚守者,这样的“规定动作”是必不可少。

身处非客运站,却一样要心怀着整个铁路运输使命、一样要守护着春运回家路上的那份职责。孤独、寂寞,自然是这些车站铁路职工的特有面孔;而坚守、付出,只为回家路上的那份安全,这同样是铁路人的性格符号。当我们每次乘坐火车出行都感觉到铁路的服务日益进步时,其背后,一定离不开千千万万铁路职工在背后默默无闻的拼搏和付出。

虽然他们没有“天降大任”中的“大任”,虽然他们平时的工作并没有高尖端,虽然他们所处的岗位也并非“一夫当关”。然而就是因为责任,让他们默默忍受孤独、寂寞,坚守在岗位上,只为春运回家的那份安全。我们在春运回家的路上,更应该心怀敬意地看着那些矗立在这些车站站台上的坚守者。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谁”,却一定知道他们为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