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运”临近之时,“呼吁无座火车票半价”无疑成为当下最热话题。有网友表示“交什么样的钱享受什么样的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收什么样的费,这应该是一个公认的常识!火车有快慢之分,所以高铁是高铁的价,绿皮是绿皮的价。那有座和无座也该是不同的价。”这一提议一呼百应,得到众多网友力挺。
作为与铁路工作毫无关系的局外人来看,笔者认为这位网友的一番言论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试问,公交地铁一类的收费准则会根据乘客是坐是站而定吗? 医院输液床位不够时,会因患者坐而未躺就少收取费用了吗? 同理,我们为什么要求“无座票”半价呢?
在各类成本价不断提高的状况下,机票、汽车票大幅上涨,火车票依然没有变化,甚至个别特殊区段另有打折。在如此亲民的价格面前,如果真应了广大网民的要求“坐立有别”,价格相差过半,势必会发生“无座票”供大于求,“有座票”惨淡收益的悲剧现象,更加不利于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车厢内空着座位,谁又能保证持无座位票的乘客会自觉遵守规定? “抢座大战”又将掀起一股“中国特色”的热潮,真要成为国人,甚至旁国眼中的笑话吗?
言论所出容易,但要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如若实施“无座票”半价政策,谁又能为此举所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消极反应和社会矛盾买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