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公共交通逃票很受关注。先是上海地铁上演1分钟逃票29人的高难度跨翻,接着有某地乘客用嘴模拟刷卡机发出“嘀”的声音混公交车,近日更是出现了合肥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12名司机乘动车组团逃票,欲强行冲卡的行为。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只是为了省下不多的钱,冒险危险干着逃票的事,不仅丢人,更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高铁出行也变得越来越便捷,这无形中给那些逃票者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一些人抱着占便宜的侥幸心理,第一次逃票未被发现,以后胆子就变得越来越大。过去逃票者只是无票乘车、持失效票乘车、持伪造或涂改车票乘车、持低等级车票乘坐高等级列车等情况,如今逃票者居然出现团伙逃票、强行冲卡等现象。这些行为愈演愈烈,不仅是对道德和法律的挑战,更是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冲击。

曾几何时,我们有些人中存在着“逃票光荣”的畸形心理。在网络上搜索“逃票攻略”,能查出近200万条结果,覆盖全国的景点和公交系统,而且这所谓的“攻略”还在不断更新。为了分享逃票的经验,甚至在网上还有专门的逃票论坛,进去一看,活跃用户3000多人,发帖也有近千条。这些自称“逃友”的人们,在这里彼此传授经验,结交同好。你逃我也逃,看谁逃得巧,就这样,逃票这种本来是偷偷摸摸让人脸红的行为,在这些逃友眼里反而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和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相比,和小偷小摸的违法行为相比,逃票似乎只是小奸小坏。但是,常为小恶,久而久之,焉知不会生发大恶?在法国,有个中国青年以优秀的成绩学成毕业,却屡屡应聘失败。最后,一家华人公司的老板告诉他:不聘用你,是因为你曾多次逃票,有不良信用记录在案。一些国家对逃票者的严厉处罚,对推动我国构建个人诚信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集体逃票行为不仅丢失诚信,更是社会道德观倒退的体现,整治逃票行为已经迫在眉睫。铁路部门对逃票人员的经济处罚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更应从自身管理出发,从实名制验票,检票进站,到列车上复查车票,实现技术监控与监管处罚并举。在此基础上,铁路部门应和相关征信管理机构建立平台,将逃票行为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和日后房贷车贷和信用记录挂钩,对逃票人员今后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今天,我们在骄傲的谈论中国经济发展有多快,GDP实现了多少万亿时,切莫忘了一张小小的车票还在考验着我们的社会诚信,拖着我们经济发展的大腿。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应势而为,我们呼唤铁路这些交通行业对逃票行为的整治,更期待整个社会对诚信的构建。惟有把社会根基建立在诚信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更健康地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