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日,是我们一起进入乌鲁木齐车辆段的日子。我们那阵彼此都不认识,更谈不上熟悉,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来。可是3个月之后的我们彼此的友谊就再也不分不开了,这都是因为我们共同走过了库检车间的日子,我们将汗水留在了库检车间,而库检车间给予我们大家一段最难忘日子。

我们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刚刚出校门我们都是一张稚嫩的笑脸,参加工作,也是我们慢慢懂事慢慢长进的过程。记得刚刚我们被分到库检车间的时候,那些苦活累活让我们把工作帽直往地上扔,完工后回到车间直接在间休室一躺。在车底工作真不是什么好活,刷油、清除连接器那块的脏物让我们这些新工一天能把工作服弄得脏乱不堪,二天要拖着湿啪啪的工作服继续工作。两三个人拖着将近250公斤的油桶,在缓慢的倒油,刚刚出校门的我们手上没有什么劲,我们压根托不住那个油桶,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整修期间我们库检车间活比较多,大家从此惧怕了一个人---开叉车“马师傅”,大家都知道只要马师傅一来,必然有重活,刚刚刷完油,拖着疲惫的身子,跟着马师傅去抗大线卸大线,我们还曾开过马师傅的玩笑,马师傅下来抗两根大线嘛,综合班组的工长说,马师傅腿不好,抗不了大线。当时不懂事的我们笑开了锅,这便成为我们以后的一个话题。其实想想在铁路一线的奉献了一辈子的马师傅,能没有干过苦活重活吗,我们也就平衡了自己的心理。

我们一起搬闸瓦,因为很多209t车型都是需要更换闸瓦的,所以我们工作量比较大,一天要将近抬1000块15公斤的闸瓦,还要在卸的时候把它码好,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活,我们大多时候在抱怨,为什么一起分来的学生别人还在学习,我们却在这里干活。可是毕竟那是上级下的命令,我们只有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在闸瓦棚把成闸瓦垒的整整齐齐,方便班组干活。

我们一起搬过玻璃,卧铺车厢大部分玻璃要更换,1074X914的玻璃大部分我们抱不动,两个人抬都很危险,可是我们硬就是装了一车又一车,卸了一车又一车。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都很是佩服自己,原来我们小小的身躯里面还有如此的爆发力。

当我们学习洗钩的时候,记得我们12人中马浩宸洗钩时候钩舌抱不动,端不到钩身的位置。我们大家在一旁笑他,可是轮到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才知道钩舌的重量的确不轻。从洗钩那天开始,马浩宸天天努力把自己的干活速度放快,尽量提前完成任务,再帮助别人干点活,锻炼一下自己的手上和胳膊上的力气。

这些一点一滴都融入到我们这群小伙伴们的库检生活里面,有苦也有甜,我们都想过不干,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用另一种方式激励我们,刚刚步入社会的我们,不就是得在困难和挫折中成长吗?小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安慰,我们用一句话当成我们每个人的口头常“多大点事,咬咬牙就过去了”,老一辈的职工不也是在车辆段的一线就默默奉献了自己嘛,我们有什么借口去抱怨。

现在我们挺过来了,有些去学动车了,有些去检修车间了,有些来到了三机车间。可是我们的心都在一起,平时周末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一起聚聚,怀念我们当初在库检车间的日子。我很庆幸认识了这么一群小伙伴,走过了在库检车间的日子。那些日子将是只有我们车辆段人能体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