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每到节假日,都是旅客出行的高峰期。每当此时,乘客就会感觉火车票一票难求。与以往不同,今年的抢票主战场不是在售票窗口和代售点,而是搬上了互联网。由于预售期长、操作快捷等优势,互联网预订车票逐渐为旅客接受,成为了抢票的首选途径。由于预售期比窗口提前两天,并且不设售出上限,网上购票和电话购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12306网站和电话售票系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一些紧俏线路,一个方向几万张车票,5分钟之内就被抢购一空。抢票浏览器无疑增加了购票成功率,但也引起了争议。抢票浏览器的使用,到底是抢了谁的票?对正常的购票购票秩序又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抢票浏览器的使用对购票秩序又有何影响呢?
对于大多数过节出行的人来说,一部分是老人及农民工。他们对自动化购票手段还不熟悉,甚至从未使用,购票方法还是人为的到售票窗口排队买票。而抢票浏览器的使用,会使票更多更快的流向电脑购票的乘客。而对于熟悉网络购票而没有使用抢票浏览器的乘客而言,也许正是因为允许查询的节点滞后,等待许久的车票就被抢走了。
这种使用抢票浏览器购票的行为,其实是相当于在大家按顺序排队购票时,有人突然钻空进来提前买走了需要的车票,这就相当于我们在买票过程中的插队,对于正常购票的旅客而言是有失公平的,无形之中,减少了未使用抢票浏览器乘客的购票机会。而大量使用抢票浏览器,盲目增加12306的点击量,可能造成铁路网上购票系统的瘫痪,给更多购票的旅客带来不便。抢票浏览器的使用为购票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造成隐患。
抢票浏览器可能泄露乘客个人信息?
使用抢票浏览器,由于输入了订票人的个人信息,也为一些不法的机构提供了途径窃取旅客个人身份信息。为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甚至有些不法商家,会在抢票软件内植入木马病毒,给使用者带来不便。更多的“抢票浏览器”是利用可以抢票的名义,作为企业的宣传点,为自己的企业炒作。有些抢票浏览器日下载量可达几百万次。而要解决购票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应该是要解决列车的客票问题。在节假日期间,安排调度更多的车次,满足旅客出行的需求才是解决一票难求的根本方法。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部分抢票浏览器出现了无法提交订单的情况。事实证明,铁路部门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可以屏蔽抢票浏览器的使用。
拒绝抢票浏览器的使用,是为维护网络购票秩序,保证乘客有序购票。工信部已正式下达通知,要求360、搜狗、金山、傲游等浏览器停用抢票插件。为了公平公正的购票秩序、也为了不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盗取个人信息,让我们一起坚决抵制利用抢票软件购票的行为,还广大旅客一个公平有序的购票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