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高铁15块的“廉价版盒饭”多了一个外号,叫“梦幻盒饭”,不是因为太美味,而是因为“很难买的到”。 40多块的一份精品盒饭,卖相一般,肉量偏少,20以下的廉价盒饭,干脆“仅供观赏”,想要买到手,一得能忍住饿,二得能忍住白眼。(中国广播网   10月11日)

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舌尖”的味道要求也越来越强,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片寻遍了中国美味,看的人们有按耐不住的冲动。人们在外出时也不单单只选择美景,美食也成为人们出游选择的重要一项,人们的品味高了,对吃的要求也就高了。但餐车盒饭毕竟不是出自大厨,也不是带着亲情的味道,未必合乎众人之口味。

平心而论,这几年来,人工、物料等费用逐年水涨船高,还真就火车票没有过提价的新闻。但是,火车票不涨,并不意味着火车的运营成本和费用同样可以维持原样,铁路的硬件投入与设施损耗以及人工费增长计划都影响着火车运营成本的提升。而这时候,铁路部门的“努力开源”也只能是理所应当。因此,作为运营补贴的火车餐饮与商业销售,的确无法做到 “公益化”。况且,相比机场餐饮那高高在上的价格,高铁动车上的盒饭价格也不能算太过离谱。试想,在当今我国大一点的城市中十五元能吃到什么?

当然,制度与利益以及乘客的价值感受这三者之间如何平衡,恐怕真的是众口难调。硬是扯着要求高铁动车提供务工人员能吃饱吃好的5元低价盒饭,就未免有那么点矫情了。

有时候,责骂代表一种关注和在意,骂声恰恰说明其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毕竟高铁动车关乎民生,大家现在以挑剔甚至苛刻的态度面对它,也是由衷希望它能早日成熟。令人欣慰的是铁路部门终归发现了问题、顺应着民意,并努力开始调整之、解决之。回到那句话:不怕有问题,关键在态度。面对问题端正态度、摆正位置,用实际的行动去面对、去改善,这恐怕比什么都重要。(谌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