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媒体报道称,火车票实名制后,“收票族”捡废弃火车票转卖,每张赚15元。该媒体调查发现,这些火车票被非法贩卖后,通过二维码扫描,个人身份信息将泄露无遗。昨天,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火车票二维码已经于2012年加密,旅客的个人信息不会通过二维码被泄露。(北京青年报10月8日)
经常坐火车出行的人们在火车票用完之后喜欢随手一丢,但是现在火车票都已经实名制了,上面有个人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这样一个小小的纸片正在成为一些专业“收票族”牟利的工具。在郑州火车站,有记者发现一些人专门靠收集废票为生,转卖后每张票可赚取15元。那些随意丢弃使用过车票的民众,在不经意间也丢掉了“隐私”。
火车票上二维码图案里的个人信息无疑涉及了个人隐私,是为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需要加以隐蔽、保护、限制、不让外界客体知悉的事项。铁路这么做的初衷是推行实名制车票所必备,而实名制购票是打击黄牛党,实现购票公平的重要步骤,但车票的个性化信息化,也使保密工作显得愈发重要。
废弃车票随手丢 不仅仅是“隐私”泄密这么简单,“隐私”的曝光,会给个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被被歹人利用,面临的后果难料。现在银行有很多代办的业务不用本人到场,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万一有人用你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刷爆了,到时候银行找的可是户主也就是登记的身份证主人!
2012年火车票二维码采用专门的强加密技术对存入其中的所有信息(包括旅客身份信息)进行统一加密处理,具备较强的保密性,只有通过铁路专用的识读软件才能读取,防伪能力得到提升。
虽然火车票的二维码信息已经加密,但是铁路部门仍然提醒旅客不要随意丢弃自己的火车票,因为车票上印有姓名和不完整身份证号码等显性信息,这些内容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丢弃时,可将车票撕毁或是将有个人信息的部分涂黑。
在法律层面,国家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和泄密的法律有待完善,目前还难以对这种盗取贩卖用户数据的行为进行威慑,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完善隐私权的立法工作,对于泄漏、倒卖个人数据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防止泄密保护自己的关键还在于树立防泄密的安全意识,保管好车票,哪怕到达终点出了站,也不要将车票随手丢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