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涛是兰州铁路局武威房建段打柴沟综合工区工长。1978年,郑洪涛刚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这里。打柴沟工区位于祁连雪山脚下,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郑洪涛日常的工作就是维修车站场房,管护给排水,在每年7个月的供暖期里负责锅炉的正常运转。原本想成为一名火车司机的理想被“泥瓦匠”的现实击碎了。郑洪涛决定,既然走不了,就扎下根,好好地干下去。他整天把自己埋在“木、瓦、油、电”里,安心为铁路运输的后勤保障奉献年华和汗水,很快成长为全段综合型技术明星。(5月11日新华网)
郑洪涛的理想是当一个帅气的火车司机,不料却成为一个整天与“木、瓦、油、电”打交道的“泥瓦匠”。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并没有让他怨声载道、自暴自弃,而是像一株沙棘草,深深地扎根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雪山脚下,三十五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是什么信念和力量,帮助他克服各种困难和反差,甘心在一个穷山恶水之地留守工作数十年?毫无疑问是他的良好心态和对铁路工作的天性热爱!虽然与心仪的火车司机职位擦肩而过,但是只要能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能为铁路飞速发展添砖加瓦,郑洪涛便很快接受理想到现实的转变,以不变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坚定的信心扎根在穷山沟,忠于职守、无怨无悔。
铁路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千千万万不同岗位职工的无私奉献,除了一部分职工因工作需要,穿着笔挺的制服为广大旅客服务外,还有更多和郑洪涛一样的一线职工穿着脏旧的工作服,拿着各种仪器和工具,如同蚂蚁一般在铁路网上辛勤地工作着。无论天气多少恶劣,无论任务多少繁重,这些平凡的的铁路人,依然能够排除困难,坚决完成任务,确保了众多列车安全正点地运行。他们工作时的形象确实不够光鲜,甚至有一些脏乱,但是他们从不计较,始终如静水深流一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发散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们是一台庞大机器上的小螺丝,虽然很小,甚至有些微不足道,可是这个庞大机器的运行绝对不能缺少他们的存在。他们注定成为不了一个闪亮的台前英雄,绚丽的灯光和众人的喝彩与他们绝缘,仍然心甘情愿在幕后默默地奉献。
感谢他们,让我们读懂了无私的奉献,发现了平凡的美,感受到了无穷的正能量。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更没有豪言壮语的语句,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同样很精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