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存在于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果在排查风险过程中存在“漏项”或对风险原因分析“不到位”,安全上出现了问题,也只能是“吃一堑、长一智”。按照各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逐项逐条排查安全风险隐患,评估各类安全风险对生产环节和生产链条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干预,就能够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
一、非流程化风险排查存在的不足
1.应对问题缺乏灵活性。在非流程化安全风险排查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地将连贯的作业流程人为分割,再从高到低将安全风险分为几个等级,制定措施进行防范。分割后的作业流程工作缺乏目标性(即:我们要通过完成单个作业,最终要实现什么目标)和整体工作的可协调性,对风险变化应对能力不足。一些“高风险”的安全隐患,卡控措施较多,措施较为详细具体。一些“低风险”的安全隐患,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危害不是那么大,应对措施自然比较简单。这种排查方式缺少对前、后作业影响的考虑。一些相对“低风险”的安全隐患,由于上一工作环节的时间、人员、环境的变化可能变为“高风险”,此时,原有应对措施已无法发挥防范作用。
2.排查风险缺乏全面性。日常工作中,我们对一些常规作业接触的比较多,能够较为准确的查摆出安全风险隐患。但是,在一些非常规、结合部或是新技术、设备投入使用改变了原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采取非流程化排查风险的就可能不够全面了,容易出现“漏项”问题。比如,电气化改造后,在局内外多次出现了电力机车进入无电区的问题。如果分割开来,看各自风险排查,似乎问题都不大,发生问题实在是“意料”之外。又如,2011年9月23日,广铁(集团)公司广三线发生的调车作业人员作业中被列车轧断双脚这一事故。按照非流程化风险排查,只能孤立的看待问题。分析事故原因是:作业人员存在简化接发作业程序和以车代步等问题。整改措施:也只是围绕提高职工责任意识、业务素质,落实责任、工作标准等宏观方面提出要求。对在作业中,如何防止职工以车代步、如何加强自控互控等一些细节性、具体作业分析的不够。
3.制定措施缺乏系统性。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每项工作都有着固定作业流程,其目的是通过有序衔接个体作业,最终实现工作目标,流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为了工作目标而服务。按照工作流程排查安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既是对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一种预防手段,也是对既有工作的补强。只有工作环环相扣,同时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才能良好地实现工作目标。如果把风险一一摆出,采取相互之间不相衔接办法整治,就会使整体工作变得繁琐,给作业带来额外负担。按照非流程化排查风险时,会因相对独立的排查方式,造成问题整改措施分散,缺乏统一性和目标性。
二、开展流程化风险排查的工作思路
流程化风险排查是以完成生产任务和安全生产为目标,在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员、目标和组织规则等要素,深入研究分析、查摆影响安全生产的风险隐患,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进行防范。
1.开展流程化风险排查要把握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围绕实现最终工作目标为中心。采取流程化风险排查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安全生产和完成生产任务这个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围绕这两点建立安全风险排查体系,通过组织落实和过程控制,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做好动态优化升级。安全风险排查体系设计完毕后,在一段时期内,所排查出来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相对比较固定、有效。但是随着时间、环境、人员发生变化,相应的应对措施、工作流程就要及时进行优化升级,以保证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2.建立风险排查模块。通过建立流程化工作模块,使隐患排查流程化、规范化和直观化,以各岗位、工种标准化作业为基础,逐条、逐项排查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设计、绘制风险排查流程图。绘制风险排查图,实行模块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将程序复杂、分工过细、不够直观的问题,通过图表分解,使整体变得简洁明了,操作简单。因为流程化风险排查是以达到共同目标位目的,所以在排查隐患、整治安全风险之后,要保证前后工作环节仍然有着良好衔接性和有序性。要在设计流程表之前,充分考虑各环节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使制定出来的防范措施应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使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在没有任何指挥、控制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转并达到动态平衡。
3.实行人员分层管理。在流程化风险排查和安全防范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员因素。对人员实行分层管理,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后,使监督、互控和落实更加有力。将预期目标、责任、排查过程,按照组织层次、工作规则进行分解,使各层级工作目标和责任明确、具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层级之间通过相互协调进行合作。上下层级按照隶属关系,进行系统管理和指导,使其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工作方向、策略随时调整,整体工作动态管理,从而达到预期工作目标。
4.营造良好安全氛围。积极营造“共担安全风险、共担安全责任”的良好氛围。要达到安全有序的工作目标,单靠过去纯理性的、依赖组织手段和制度约束的强制管理是不够的,要以实现工作目标为各环节、层级的最终目的。进一步加强人员教育培训,切实提高职工自身素质,要理顺职工情绪和各层级关系,实现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使其为企业尽心竭力服务。要以车站“蓝色”安全文化为基础,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安全文化,使维护安全稳定成为职工共同责任和愿望。同时,加大防范安全风险的设备设施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切实提高车站安全风险防范的整体能力。
三、流程化风险排查工作开展情况
1.建立风险排查流程模板。按照各工种、各岗位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排查各作业环节的安全风险隐患,制定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安全防范措施。按照“易于操作、便于监控”的原则,对一些相对复杂的工作流程、作业风险和整治措施进行分解。同时设计、制作风险防范流程图。目前,车站正在组织安路、技术、客货等专业科室对全站7个车间(区域负责站)的34个工种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对工作目标和防范责任按照管理层级进行了分劈,并已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防控办法,草拟流程化风险排查图,为风险排查工作提供依据。
2.建立风险排查工作试点。在“调车”、“行配”等“大工种”实行流程化风险隐患排查“试运行”,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流程化风险排查隐患的科学性。同时,对已排查出来的安全风险隐患,制定出来的工作措施,按照作业流程进行动态监控,判别各工种间的衔接性和措施的正确性。目前,车站已对11个工种流程化风险排查图完成了初步设计,待讨论、修正后作为隐患排查依据在全站各工种间推行。
3.实行全员风险隐患排查。在风险隐患排查过程中,虽然目标具有同一性、过程具有连贯性、环节具有互控性,但是由于各级干部职工所面对层次和范围有所不同,其所应对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方式有所不同。在各层级干部职工中,围绕各自职责范围和整体作业流程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并结合各自特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将所制定出来的应对措施进行汇总,按照排查出来的安全风险隐患特征,综合评价后制定合理、统一的应对防范措施。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方向
1.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结合流程化隐患排查的工作思路和原理,积极组织开展职工教育培训,使职工尽快了解和掌握流程化隐患排查的工作方法。继续利用安全通报、视频监控回放、事故案例falsh等形式加强干部职工安全责任教育,同时,采取笔试、问答、模拟演练等形式,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为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整体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2.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按照营造“蓝色”安全文化的总体思路,利用站史馆、宣传回廊、展板等载体大力宣传安全文化。通过选树乙班宽轨二调青年班组和安全生产标兵、建立标准化车间(中间站)等形式,积极营造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站上下共保安全、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继续做好职工后勤保障工作,加强三线建设,为职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使职工全身心的投入到保障安全工作当中。
3.完善风险排查流程模板。在逐步拓展风险隐患排查模板的同时,针对已经建立好的风险隐患排查模板进行科学研判,对一些不符合适宜的应对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保证模板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流程化风险隐患排查进行技术攻关,对一些关联性较强、可合并的排查、整治环节进行科学整合,使流程化隐患排查工作简洁化,易于操作,促使流程化隐患排查模式整体水平的提升。
总之,要通过流程化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模式,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首先要抓好流程化风险隐患排查模板的设计。其次,要结合现场实际,检验流程图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做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要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的营造,形成良好氛围。(田大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