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到大板站悬挂条幅“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看后反复品读,颇有感触。什么是待旅客如亲人?笔者认为,就是要把每一位旅客当成自己的家人来看待,对旅客的服务要出自真情、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而不是表面应付,浅尝辄止。
人流如潮的站台、拥挤的车厢,稍有不周,就会有旅客的质问和牢骚,这是一些乘务人员的“苦衷”,所以导致了他们一副漠然的面孔,说话生硬,态度粗鲁。这说明了我们的乘务人员没有把自己当做服务员看待,而是仍旧抱着“铁老大”的姿态服务旅客。有这种“我的地盘我做主”心理作怪,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服务,更别提待旅客如亲人了!
2013年春运,“铁老大”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从360抢票软件到站票半价,从买票难到车上有上铺等等,铁路又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且不论铁路应该承担多少社会责任,单就做好春运服务而言,首先,我们应该有做好服务的心态,服务的意识。渴望、拥挤、焦灼、疲惫---这些都是旅客乘车时的自然心态,面对“春运大考”,面对旅客的指责与质疑我们将怎样时刻面带微笑,用什么样的服务让旅客基本满意?这些都需要我们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树立“把旅客当做亲人”的服务理念。
其次,待旅客如亲人就要观察旅客的表情。到哪里观察旅客的表情?旅客的表情不在会议上,而在拥挤的车站、旅途中;不在套话连篇的文件、讲话里,而在投诉旅客的不满情绪中…这些地方,是旅客的表情“聚焦点”。旅客的笑脸、满意,洋溢着对我们工作的褒奖;旅客的叹息,表明他受到了委屈,或者他在旅途中遇到了困难;旅客的指责,则是对有些失职的不满…旅客通过自己的表情,检验着我们服务,告诉我们哪些工作需要加强,哪些制度需要完善,哪些事项需要改进,哪些失误需要纠正…
当然,做好服务不能简单的归咎于乘务人员的贴心服务,更多的是从上到下整体服务观念的树立、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服务奖惩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而这些,需要我们铁路部门适应当前形势,领会习总书记的务实亲民作风的真正内涵,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清代知县郑板桥的感怀,浸透着对百姓的关切之情。而对旅客的真情关怀、真正尊重、真诚服务,更是今天考验我们服务质量的标准。对旅客充满感情,才能顺理成章地在意旅客的表情,才能真正“如亲人”,否则,只能流于空谈、口号。(塞上老酒)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