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千户苗寨:以美丽作答的山河史诗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西江千户苗寨时,晨雾正从白水河谷升腾而起。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如同苗家人用千年时光在雷公山麓织就的锦绣。这座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在2024年的秋天向我展开了一部活态的民族史诗——那些屋檐下闪烁的银饰光泽,那些风雨桥头飘荡的芦笙余
-
西成铁路扎西隆隧道贯通:高原天路背后的科技突破与
10月20日,由中铁十局承建的西成铁路扎西隆隧道实现顺利贯通,标志着西成铁路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后续施工推进及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青年报10月21日)高原隧道背后的“地质博物馆”困局。扎西隆隧道位于青海省与四川省交界地带,平均海拔超过3800米,
-
铁路投资 “马力足” 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937 亿元,同比增长 5.8%,投产新线 968 公里。这一项项工程突破,显 “硬核” 实力,见 “钢铁” 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铺就了坚实轨道。铁路投资持续发力,为经济稳固增长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前三季度 5.8% 的增速,牵动钢铁、
-
开拓示范窗口,合肥南站寻味之旅
六安瓜片,詹记糕点,铜陵白姜,老乡鸡……当科技之都的“非遗风味”遇到高铁时代的快节奏,会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10月17日,“我的铁路风景・寻味长三角”主题活动第二站走进合肥。本次活动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合肥市相关部门共同举办,集结10余
-
中老铁路:跨境通途绘就区域发展新画卷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区域互联互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截至 10 月 15 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发送跨境国际旅客超 60 万人次,覆盖 115 个国家和地区,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中老铁路作为区域发展“黄金动脉”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跨境出行方
-
铁路焕新服务:双倍积分+升席,惠青年促发展
当14至28周岁的年轻人拿着车票走出火车站时,或许还没意识到,从10月20日起,他们的铁路出行正迎来一场实实在在的福利升级。国铁集团优化“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不仅给年轻群体带来双倍积分的实惠,更新增座位升席功能,这一举措既暖了旅客的心,也为扩大内需、促
-
铁路上的温暖日常
高铁的方便,藏在无数普通人的日常里,是通勤路上的省心,是危难时的援手,也是跨越山海的慰藉。清晨五点半的燕郊站,灯火已照亮候车厅。苏沫芊背着背包赶早班高铁,30分钟后就能抵达北京站,换乘地铁去菜市口上班。“以前挤公交得站一路,现在动车座椅宽敞,还能在车上
-
钢轨上的流动中国
白色的“复兴号”如箭簇般穿梭在华夏大地,钢轨延伸之处,串起城市的繁华与乡野的静谧,也织就了一幅流动的时代画卷。从京津城际开启中国高铁新纪元,到“八纵八横”网络覆盖95%以上百万人口城市;从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速度领跑全球,到智能动车组实现5G全覆盖、自动
-
长三角铁路让流动的活力更足
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不少人坐高铁穿梭长三角,不管是去苏州看园林,还是到杭州逛西湖,都能感受到高铁站里的热闹劲儿。而最新数据更直观——10月以来长三角铁路已送了超4300万人次,比去年多了8.1%。这可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咱们出门更方便、铁路更懂市场的真实体现。中
-
轨道上的长三角,为文旅带来超绝惊喜
一纸“苏超”球票,就能开启一场双城之旅。高铁飞驰,连接的不仅是地理空间,今年5月,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俗称“苏超”)开赛以来,一场场火爆的对决,引起了全网性的关注。与此同时,长三角铁路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效率支撑着这种全民热情。数据显示,长三角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