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最温馨的符号,因为它意味着团圆。“回家过年”,简单的四个字,承载了人们对春节的特别情怀,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是每个人的心愿。然而,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却有这么一群人舍小家为大家,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续写着春天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年”意味着割舍和奉献……
“一半是遗憾一半是豪情”
2月9日除夕夜,DF8B5918机车乘务员赵源和权宝军、李月阳正牵引着一趟大列,风驰电掣在千里集通线上。绚丽的节日灯火,在高速奔驰的机车的反光镜中迅速变换着;清脆而撩人的鞭炮声,不时被甩到机车后边,却又常常迎面扑来。仔细咂摸此时的值乘感受,实习生李岳阳可谓一半是遗憾,一半是豪情。在这个遵从传统,注重团圆的节日里,不能与家人一起举杯同庆,于私了说,谁能不感到些许遗憾呢。但是能为节日的铁路运输做出自己的贡献,小李反倒觉得蛮高大、蛮自豪的
是呀!全段172台机车,昼夜穿梭在集通线上。800多号乘务员,有的在奔驰的机车上,有的在繁忙的整备场,有的在静静的待乘室里,真正能轮到在家过年的有几个呢!
“在家心里也不踏实”
大年初一早晨6点多钟,除夕值班今天本来应该在家休息的检修车间职工彭春林迎着寒风和晨雾,准时从家里又出发了,他将到段里加班检修机车。“由于近期降温厉害,过年这两天机车临修活项增多,昨天是大年三十,临修机车67台,处理活项732件,更换4台走行电机、5台增压器,我们车间李主任昨天24小时一直在车间,活这么多,我在家心里也不踏实,所以今天来看看,多一个人多份力量”。
节日中,虽然检修车间大部分职工放假了,但紧张的柴油机备品需要组装,突如其来的临修机车需要抢修,繁忙的运用机车需要到整备场“巡诊把脉”。说是放假,实难落实彻底。
据统计,节日期间,检修车间共叫班90余人次,累计加班360余小时,处理活项2800余件次。设备车间的机修工来了,整备车间的上沙上水工来了……他们为了节日春运的安全畅通的共同目标,聚到了一起,奉献出了自己的节日。
“数据每秒都在变化”
“一些关键数据每秒钟都会变化,连眼睛都不敢眨”
虽然现在烧锅炉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对供暖司炉工人来说工作依然艰巨。
对奋战在供暖第一线的集通铁路大板机务段锅炉房司炉工来说,在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们的任务似乎更重一些。
孙义远做司炉工这一行已经17个年头了。“锅炉虽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操作,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但是也丝毫不能马虎。我们要有专人随时注意观察控制台的数据变化。一共100多个数据,其中有五六个数据每秒钟都会发生变化,我们要时刻盯着,并要根据数据变化进行操作。”孙义远说他们的工作还有一些固定流程,比方说,每半小时就要出一次炉渣,每小时巡检一次更是必不可少,每12小时就要打开一次阀门,排除杂质,每12小时加一次油等等。
春节上班,孙义远也觉得很平常了。17年里,他也就和家里人过了7个春节。孙义远说不能和妻子、孩子一起过年,他也很愧疚。不忙的时候,他也会抽出时间陪妻子、孩子到处转转,拍拍照片,放松一下。
“初三“回门”卸油忙,颗粒“归仓”责任重”
2月12日,大年初三凌晨2点,一列油罐车缓缓停靠在大板机务段卸油栈台,油罐车的到达就是命令,卸油台全体员工放弃休假已提前进入自己的岗位。“初三“回门”卸油忙,颗粒“归仓”责任重。横批:抓紧……哈哈”。李红军一边打趣,一边走出卸油房直奔油罐车。
按标准采取好防溜措施并停稳30分钟后,计量员李洪军率先登上油罐车顶,挂好安全带进行计量作业,当把量油尺探入车内后,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接连几次计量,量油尺上的铜锤儿都像打在胶皮一样的蜡质上,根本无法探到底,柴油析蜡情况比预想的要糟的多,李洪军带领大家在寒风中连续工作45分钟才计量完毕,由于不能佩戴棉手套,当人们从车上下来时,双手已经冻麻木了,手指尖更是钻心的痛。
“气温太低,0#柴油的析腊沉积厚度已达到80cm,宽度大约为200cm”,计量员田生看着电脑屏幕忧心忡忡的说,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意味着这些析腊如果卸不下来,那么每个油罐车将损失柴油12吨左右,如果一个月按接卸120车来计算的话,最终将损失柴油1400吨以上,1400吨!多么庞大的数字!压力显而易见。这就需要卸油人员熟练操纵低烧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卸油作业已持续到凌晨5点,耳边是卸油泵的轰鸣夹杂着凛冽寒风的呼啸,冷风拼命往人的领口和袖口里钻,防寒棉鞋被冻得像木头做的一样,踩在卸油台上发出“当当”的脆响,想回弯都变得异常困难,为了使析腊全部溶化,李洪军带领卸油台全体职工在接近零下28℃的环境里坚守工作岗位,当看到凝固的腊质在奔腾的热油中逐渐溶化并被卸油鹤抽走,这时,久违的笑容出现在每个人沾满油污的脸上。(张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