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云南省连续4年干旱、成品油需求连年递增的情况下,昆明铁路局不断强化对油品运输车辆的安全保障,确保成品油运输安全,以实际行动支持云南省抗旱保供及春耕生产工作。(4月10日人民铁道报)

从3月份以来铁路的改革就一直备受媒体、专家、民众所关注。铁路改革的何去何从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这条大动脉的发展,也牵扯着中国最大多数民众的出行和运输利益。

因为,铁路一旦改变其“铁老大”的属性,变身在市场博弈、求生存发展,唯利是图的企业。为了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规律,必将提升火车票价和货物运输单价,众所周知,火车票和铁路运输几十年都没有涨价,不管“铁老大”多么“冷”,但在承担社会公益与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责任方面,铁路一直可圈可点。

如今,正在改革路上扬帆试航的铁路,是否“涛声依旧”?

我们知道,春天对于农民和庄稼来说,一刻值千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何况连续4年干旱的云南和贵州两省灾区的土地!按着季节,目前两省正是补种补苗的春耕关键时期。可以说,这段宝贵的时间,对于减少两省农民的损失至关重要。可是,种子有了,插秧机、拖拉机有了,但没有“油”,一切都只能干着急。

位于两省的铁路部门在开辟绿色通道、做好运输调度的基础上,为了尽最大努力的确保油品运输车辆运转效率,他们还实行“列车停留不待检、故障排除不超时”的原则,有力缩减车辆的周转时间,为两省抗旱和春耕生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从铁路部门大力支持灾区农资“春运”助力春耕的种种举措来看,改革后的铁路延续了“春运”的服务理念,它的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国家经济大动脉的地位没有改变,它的勇于承担国民社会公益的性持没有变,他的“以服务为宗旨”的工作作风没有变。

虽然,铁路现在不姓“铁”了,仍然有着诸多让民众不满意的服务,存在着很多与民众期望有着较大落差的事实。但从铁路为两省灾区开辟绿色通道助力灾区春耕“再加油”的举措,我们仍然感受到了铁路的“温度”。希望,承载着亿万民众期望的铁路,在服务旅客、货主等方面“再加油”,使旅客、货主能时时能享受到温馨、顺畅、周到的服务。(王继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