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车岗位上的“百科全书”
——记焦作车辆段首届安全功臣李百全
    一把检车锤,一盏检车灯,是他工作和生活的全部。他靠着不懈的奋斗和执着的追求成长为检车员中的佼佼者,他的“李氏检车法”更使他赢得了检车岗位上的“百科全书”的美誉。他就是焦作车辆段2012年度“安全功臣”李百全。
立足岗位勤思善学
    李百全自参加工作以来,从事着被人誉为“车辆大夫”的工作。不服输的性格使李百全暗下决心:干就要干出个样子。为了尽快提高业务技能,他刻苦学习业务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翻阅资料,虚心向技术专家请教。工作中他将学到的知识在现场作业中反复体会、不断实践,特别是在遇到新知识、新车型,他更是刻苦学习、认真对比、仔细琢磨,对照作业标准按规定程序敲车、按规定步伐行进,严格卡控作业时间,认真查找故障隐患,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一套动作,直至达到“锤到、眼到、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经过刻苦的训练和不断的学习积累,他的综合技能得到显著提高,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车辆大夫”。
磨练技术追求卓越
    李百泉的人生信条里,进取是无止境的。通过在工作中不断的实践与摸索,他利用检车灯强弱光线,变换照射角度,总结出“斜光看,变光判;光角小,视角大;强光背光遮光看,强弱光线结合看”的车辆故障检查法。正是利用这一办法在工作中发现多起典型故障。2012年1月2日,在技检12道45015次货物列车时,发现机后25位车号C64T-4903866运行方向左侧,前部(台车)现车1位钩托梁裂纹三处各30mm。2012年1月3日,在技检9道45015次货物列车时,发现机后17位车号X1K-5301082运行方向左侧,前部(台车)现车1位13A型车钩钩托梁折断,车钩下垂,防止了一起列车分离事故的发生,受到局2000元、段1000元的奖励,有力地保证了车辆的运行安全,成为了“车辆大夫”中的“好医生”。
检车员的百科全书
    李百全认为一个人的水平高,算不上什么,只有帮助大家同时进步,并驾齐驱,那才叫高水平。作为“李氏检车法”的创始人,他主动的挑起了“传、帮、带”的担子。日常的工作中他主动帮助业务技能较差的职工,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什么时候他就成了大家眼里的老师和“专家”,大家都说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三多”:实际工作中“多干”、日常学习中“多看”、解决疑难故障“多判”。就在这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他所在班组的职工个个都成了车辆检修的行家里手,由此也为他赢得了检车岗位上的“百科全书”的美誉。
    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名普通的奔搏在列检现场的检车员,靠着认真的态度,突出的成绩,高尚的情操,谱写了确保安全生产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