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23时45分,结束了一天运行的D6410次动车,缓缓驶入南昌铁路局福州动车段468米长的检修库4道。也就从这会儿起,24岁的石博文和他的工友才正式开始了一天中最繁忙的“诊断”时刻——检修每天奔行于八闽大地间的50多组CRH1和CRH2型动车。(人民日报,2月15日)
中国铁路部门的车辆运行速度已从建国初期的约60公里/每小时发展到今天的动车组约200公里/每小时,而在当今社会,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居宅安全及环境安全等众多安全问题已是影响和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特别重大问题。因此,铁路部门在动车组的安全方面做了哪些保障性的工作,日常的安全维护如何进行,万众瞩目。
这次从人民日报的披露,窥一斑而知全豹,铁路部门对现代化高铁交通事故的残酷性和生命的宝贵性有了清醒的认识,要做到零事故和零失误,运行48小时或走行达到4000公里的动车必须进库维护检修,管理的规条体现了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由于动车运行时间大都集中在白天,所以动车维护就要夜间才能进行,在福州动车段里,被称作“动车医生”的他们,每天从晚7点到第二天凌晨7点的流水线检测维修,平均每晚要检修二十七八组动车。这些高铁战士的工作时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生物钟完全紊乱,白天睡觉,晚上干活付出的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辛勤汗水。而且这不是一天二天的活,是常年累月的付出。福州动车段平均年龄29岁的铁道兵们承袭了共和国战士最为勇敢、无私的奉献精神。
如今,发达完善的高速铁路网使中国贫困区域的的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实现了“铁路建设先行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发展战略。但是,中国铁路车辆运行速度与运行质量质量相一致的保障背后伫立着无数最可爱的铁路园丁,他们是中国铁路运行安全提速腾飞的基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