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铁路局西昌供电段燕岗供电车间女工陈雪梅,身患卵巢癌,近日,她的病情恶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弥留之际,她委托自己的亲人找到四川省红十字会眼库,提出捐献自己角膜,并与之签订了《无偿捐赠眼角膜协议》。
1月8日下午,西昌供电段燕岗供电车间的车间主任、党支书记、陈雪梅所在工区的工长来到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原燕岗铁路医院),看望陈雪梅。
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一科6号病床,陈雪梅脸颊消瘦,双眼紧闭。张开的嘴巴,大口喘着粗气。氧气管插进鼻孔,仪器测试着她的心跳和呼吸频率。
父亲陈应华凝望着女儿,轻轻呼唤着:“雪梅,雪梅!”陈雪梅缓缓睁开双眼。记者注意到,陈雪梅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微笑起来像月牙一样美丽。
陈应华说,女儿最近病情加重,已经腹部水肿,医生说她随时可能因肠梗阻失去生命。
陈应华说,一年前,女儿检查出卵巢癌。听说人死后眼角膜能帮眼病患者复明,她提出——去世以后,捐献眼角膜,将这双会笑的眼睛留给有需要的人。
去年9月,陈雪梅从成都肿瘤医院化疗回家休息5个月后,病情突然加重,一度恐慌的她转入难以实现夙愿的悲哀。得知自己不属于捐献眼角膜的禁忌症,眼角膜不仅可用,还可同时使两位失明的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她似乎病痛全无。她说,人生总有一死,何况她这种晚期癌症的情况。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车间、工区工友等,给了她太多的关爱和呵护。临终前她想捐出眼角膜,让看不见这个美好世界的患者重见光明。她催促陪伴左右的父母办理了有关手续。
2012年11月26日,女儿因腹水被紧急送往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当着父母和儿子的面,她再次要求捐献遗体。随后,他们联系了成都市眼库,陈雪梅已经昏迷,不久前,成都红十字会眼库已经向他们发出《四川省人体遗体(组织)捐献登记表》。
据陈雪梅的主治医生介绍,陈雪梅卵巢癌转移引起腹部水肿,转院到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后,一直采取保守治疗,腹部水肿引起的肠梗阻随时都有可能夺去她的生命。
医生说:“原以为她是病重以后提出捐献遗体,后来了解,她是在病情还不严重的情况下就提出了,我很感动!泰戈尔说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陈雪梅生命短暂,却无愧于生如夏花,去如秋叶。”
主治医生说,陈雪梅身患癌症,身体器官和组织不能用于移植,但眼角膜不受影响,她的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在忌死讳亡的世俗观念下,一位普通的铁路女工,一再选择自愿捐献遗体,其勇气从何而来?
陈应华回忆说,陈雪梅年轻的时候喜欢看书,曾看过一本美国盲人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完后,陈雪梅就表示,身后将要捐出角膜。
“看了以后,不禁流泪,想不到身边还有这么多人生活在黑暗中……我能在生命的最后,还能为那些不幸的人,看不到美景、感受不到阳光温暖的人尽自己的一分力量的话,那么,生命也是一种延续……”
“那时候心里就惦记着,但是身体还健康,没有多想过。”自从患上卵巢癌生命受到威胁,陈雪梅捐献的愿望突然变得异常强烈。
起初听说女儿要捐献眼角膜,陈雪梅的母亲怎么也接受不了,说一次哭一次,陈雪梅就劝母亲:“我正在生病,能理解病人的痛苦,与其让角膜化成灰烬,不如把它留给需要的人。再说,女儿的角膜留在人世间,您会觉得女儿还活着。”在陈雪梅的反复劝导下,善良的母亲同意了。
去年5月,株洲“最美护士”何遥以德报怨挽救患者生命。当时陈雪梅正在医院治疗,看到何遥的报道后连声称赞,“这个女孩了不起、真伟大!”
陈雪梅还把平时报纸上报道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他们追求奉献的心声语言一一剪辑下来,精心收藏,激励自己。
“人总是要死的,死后捐献遗体对医学研究有用,这个事情需要有人带头。你们要理解我。”陈雪梅对父母和儿子说。
对于她的决定,家人没有反对。“在剩下的这段时间里,无论她想做什么,我们都会尽力满足她,毕竟这是她最后的心愿。就算她死了,至少还有一部分陪伴着我们,她的眼角膜在某人的眼睛上又让那个人获得光明,然后她又在这个世界上以另外一种方式来看我们。”陈雪梅的母亲眼含泪水说。
陈雪梅今年3月快满48岁,有一段不幸福的婚姻。陈雪梅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母亲几年前做了心脏手术,家庭经济并不宽裕。
工长郭惠君说:“尽管她家里经济也不宽裕,但每逢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她必要慷慨解囊,并且参与助学等善举。”
陈雪梅的儿子说,母亲常常教导,“要感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也要回报于社会。”
2011年5月,得知陈雪梅生病后,燕岗供电车间党支部立即组织职工为她捐款,收到这份捐款,陈雪梅的心沉甸甸的,她在写给车间的感谢信中说:“你们的关爱让我很感动,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陈应华说:“我是个党员,我女儿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大爱之举,是因为她想回报关心和爱护她的领导、工友,回报铁路的养育之恩,回报社会。”
很多人在得知捐献者事迹后,感动得唏嘘不已。大家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向社会和他人无私奉献,让陈雪梅的美德永久传承。
采访手记: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贡献的一切为人民服务”。从陈雪梅捐献自己眼角膜的做法,我们看到了一个铁路职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生如夏花般绚丽,死如秋叶般静美。为社会无偿地捐献器官,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重生的希望,会让得到帮助的人记住一辈子。而我们要做的,除了记住她,也应该追随她的心灵。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