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

群老师,他们心怀大我,永葆初心热忱,伫立讲台,勤耕不辍,他们就是工程测

量党支部教师。工程测量党支部是陕西省第四批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教师

13 人,其中教授 1 人,高级职称比例 53.8%,主要负责工程测量技术技术的专业

建设、教学教研和承担学校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等教学任务,聚焦高速铁路、城

市轨道等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支部始终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以“德技并修、名师领航、骨干

支撑、双师四能”为目标,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做学生为

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能工巧匠”。

1.踔厉奋发树决心,争当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

锚定目标不言苦,奋力攻坚建双高。近年来,支部教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

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发扬“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学校精神,不讲

条件、不摆困难投入到双高建设任务中。特别在 2024 年暑期,一边是迫在眉睫

的“新双高”申报,一边是自己宝宝的诞生,面对工作的职责和家庭的重责,支

部书记柳新强同志毅然选择了“心中的大责”,从此加班加点成为了常态,夜以

继日也形成了状态。高质量建设双高的同时,其他工作依然在有序继续着,柳新

强同志带领支部成功完成资源库建设、教师教学创新支部、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申

报等多项任务。心之所向,一苇以航,日夜兼程数月,撒下一路汗水,收获亦是

满满当当。

2.立德树人守初心,担当学生启智润心的引路人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担负教育强国使命。自年初起,支部教师魏瑶、吴梦瑶、

梅泽三名同志,打破传统的四人团队模式,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反复打磨 2024

年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力求精益求精,历经七个月从校级比赛

一路挺进省级比赛,以专业二组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进入暑期,他们继续

备战两轮遴选赛。然而,梅泽同志旧伤复发,不得不因病暂时退出比赛,参赛团

队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剧。面对这一突发状况,魏瑶和吴梦瑶两位女同志承担起

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吴梦瑶同志更是肩负起了双倍的任务,经过两轮遴选,从

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进入国赛的宝贵资格,阶段性打赢了一嘲以少胜

多”的“战役”,这就是支部教师卓越的专业素养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3.德术并重铸匠心,堪当师生精技强能的奋斗者

寒暑几砺剑,匠心育新人。自 2013 年起,谢忠俍和张亚两位同志就奋战在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最前线,历经十二个严寒酷暑,跨越十二

载春夏秋冬,勇获一等奖 4 次,二等奖 8 次。一届届参赛学生稚嫩双手上因夜以

继日训练磨出的老茧,定格了他们惊艳时光的青春。但是,如此骄人的成绩并没

有让支部师生止步于此。2024 年 10 月,备战的师生支部收到了世界职业院校技

能大赛的参赛通知,面对赛况的升级和赛制前所未有的变化,又恰逢指导教师贺

国伟同志的婚礼举行之际,参赛师生面对着一次严峻的考验。支部迅速响应,紧

急调整备赛策略,放弃国庆假期,奋力冲击国金。天道酬勤,由谢忠俍、张亚、

贺国伟、赵明海四位教师指导的代表队,在地理信息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赛项中

勇夺金奖。与此同时,吴迪、朱鹏程、袁曼飞、王栋等老师指导的代表队首次参

加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赛项,就以小组第二名的成绩勇夺银奖。这不仅是学校历

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参赛师生个人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他们的故事,是对“大

赛点亮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的最佳诠释。支部将以此次成果为契机,培养更多

基础知识稳固、专业技能精湛、综合素质优秀,且兼具家国情怀与世界眼光的高

素质技能人才,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4.爱岗敬业践仁心,甘当选手超越自我的铺路石

敬业奉献,行胜于言。2024 年 10 月受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委托,支部教师崔

鹏艳、田正华等十余名同志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国中铁测量比赛”培训工作。

时逢国庆佳节,正是参赛选手迎接大赛挑战做好万全准备的关键时期。崔鹏艳同

志假期坚守岗位,不畏辛劳,白天细心指导、全程参与各项训练,及时发现和解

决参赛选手遇到的各类问题;晚上熬夜精心批改选手训练作业,反复推敲,持续

优化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及方法,这种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精神,感染了所有

参赛选手。

支部中类似的党员先锋还有很多,此类感人的事迹也不胜枚举。虽未能一一

列举,但无不踏踏实实、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个个鲜活

的、可敬的、可亲的人深刻地诠释了共产党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精神境界。

砥砺奋进正当时,凝心聚力再起航。支部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勠力

同心以卓越成就助力我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铁路职业技术大学,为学校

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立志成为新时代“为学、为事、为人”

的好老师、“大先生”,不负党和人民寄予的期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

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