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各地“两会”的召开,湖南、陕西、广东等地方人大代表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一个共同的领域----“高铁”。随着各地经济增速的放缓,为自己所在市州或县争抢高铁资源,成了今年 “两会”代表及各代表团“明争暗夺”的焦点。
“要致富,先修路”,自古以来,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变,不少地方历经繁荣和沉沦的变迁,当一条高铁规划后,高铁线路具体怎么走,站点设在哪,成为很多地方关注与争夺的焦点。对于小地方城市来说,高铁线路的经过,意味着与大城市联系的紧密,有些项目到当地发展很有优势,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有了高铁,人员流动就非常方便,一下子就把地方经济带活了。对于这一点,经济学家高度概括,总结为---高铁的经济辐射能力。
以长三角为例,上海与江苏之间,高铁路网发达,2014年上海的GDP突破2.3万亿元,而江苏始终依靠上海的经济辐射效应,2014年的GDP突破了6万亿元大关。长期以来,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两翼,构成“一超双核多强”的发展局面,包括沪宁线上的苏州、南京,沪杭线上的嘉兴、杭州都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
按照上海铁路局的规划,沪宁城际铁路建成后,将实行公交化运营,最小发车间隔可达到每3分钟一列,上海到昆山只需要10分钟左右,南京到镇江也只要20多分钟。而无锡因为高铁路网,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更近,对致力于吸引人才的无锡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看到如此大的发展机遇,出现各地代表力争高铁站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高铁规划要考虑的东西很具体,很庞大,又要照顾到地方的利益。所以高铁的规划和建设,应当尊重科学,而不能被地方利益绑架。
总体看来,从当初的“被高铁”到如今的“争高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其战略与经济“助推剂”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发现,这对于我国高速铁路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希望当地政府部门与铁路部门加强合作,科学合理的规划,真正地让高铁给老百姓带来出行方便,走上富裕之路,奔向小康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