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的轨道在山城的夜色中延伸向终点,这条开工已四年的交通动脉,正站在从“建设”到“收官”的关键节点。10月30日,在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总承包部的安全生产会议上,指挥长李兵的话语掷地有声:“安全管控不能放松,应更紧,更严,一手到底”,这不仅是对四年平稳施工的总结,更是为工程收官划定的“安全红线”。

发,筑牢收官之基189.png

安全生产会议现场

四年时光里,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从蓝图变为实景,从地下深处的盾构轰鸣到地面站台的雏形初现,安全生产始终是贯穿全程的“生命线”。确保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工程施工安全高效顺利推进,总承包部先后荣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管理标准化一级班组”、重庆市交通建设管理集团公司、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如今进入收尾阶段,工程涉及的交叉作业增多、设备调试密集、人员流动频繁,看似接近终点的路程,实则暗藏着新的安全挑战。就像登山者越是临近峰顶,越要警惕脚下的碎石与陡坡,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的建设者们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收尾阶段的安全弦,必须比以往绷得更紧。

面对收官考验,总承包部提出的四项要求,正是为安全筑牢“四重防线”。“高度重视,强化安全管理”是思想防线,只有让安全意识深植每一位建设者心中,才能从根源上杜绝麻痹大意;“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制度防线,将白纸黑字的规定转化为现场操作的准则,才能让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加大隐患排查,坚持夜间巡查”是行动防线,夜间施工视线差、人员易疲劳,主动巡查如同为工程装上“夜视仪”,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风险;“加强管理力量,不减少安全员”是人力防线,安全员是现场的“安全哨兵”,他们的坚守,能让安全监督无死角、无盲区。

在城市建设的版图中,每一条轨道交通线路都是城市跳动的脉搏,而安全则是脉搏持续跳动的保障。重庆轨道15号线承载着市民对便捷出行的期待,它的安全收官,不仅关乎工程本身的圆满,更关乎未来无数乘客的出行安全。指挥长那句“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恰是对建设者责任的最好诠释——没有“终点式”的安全,只有“进行时”的守护。

发,筑牢收官之基896.png

指挥长李兵在会上讲话

当15号线最终通车,列车穿梭于山城的街巷与隧道时,人们或许会惊叹于工程的宏伟,而背后那些在收尾阶段依旧紧绷安全之弦的建设者,那些深夜里的巡查灯光,那些反复核对的安全制度,才是这条线路最坚实的“安全底色”。这底色,映照着中国铁建对“安全第一”的坚守,更书写着城市建设中“久久为功”的责任与担当。

(林赤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