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二年前吧,有个人跟他闲聊:“老胡啊,你们这工作也挺辛苦的吧…”他笑着答:“上二休二,早六到晚八…”嗯?原来他姓“胡”埃
他生的瘦高,有一米八的个头,总穿着一身雪白的工作服,头发梳成整齐的三七路,一律向北侧开,一张方正的脸上,带着阿尔·帕西诺般秀气,却时刻洋溢着正义凛然的微笑,走路铿锵,精神抖擞,那股精气劲儿很亲切,很热情!
每到饭点,他利索地系上白色的围裙,戴上塑料口罩,饭勺一颠,站在窗口,像是履职的士兵一样,干净、利落,又略显潇洒!疫情已经过去了二年,也只有他,仍然这么细致地守护着细节。
他工作的食堂,供应着有七八千职工,还有像我们这样的零星的外单位人员,正常用餐者有千人。在二个小时的饭点时间里,有四个窗口不停的忙碌着。一会儿工夫,能容纳三百人的大厅便陆续坐满,人影稠密,却又秩序井然——人们默契地吃完、起身、离开,一个接一个,如潮汐般自然流转。
你或许曾留意到,他总是第一个打开窗口,为那些赶着交班、急着搭乘外地班车的职工打饭;
你或许曾看见,他偶尔弯腰,耳朵贴近玻璃,拿着饭勺,动作麻溜地轻点一下菜盘,这是他耐心倾听着,你的需求和询问做出最好的回应。
你或许曾遇见,即便正在用餐,他的目光也始终不离窗口,见人走近便立即起身——那是他始终如一的坚守,一份不减的热忱,甚至常与同事“抢活”干;
你或许曾听见,他爽朗的笑声与轻快的言语,如暖阳般洒在喧闹的食堂里;
你或许也曾因他,能吃饱吃好。
而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里,或许还有更多的“或许”,但他,即将退休了。
很长一段时间,他戴着口罩,我只看得见那双和蔼的眼睛,和他为我打的那份不过两三块钱的饭菜。他的窗口前,队伍总是最长,流动却总是最快。后来,我能做的,只是刻意避开他的窗口——哪怕慢一点、少一点,也不过是想在心里,守住那一点看似公平的平衡。
他是“老胡”,是幸福的,是大家的!
送给老胡:
素衣立春风,笑盈方寸中。
勺匀人间味,心守食堂东。
工人:王良元
2025年10月29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