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杨 滨 本报 潘麒安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日渐成熟和普及,传统交通管理体系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沈阳铁路局围绕“互联网+交通”,突出“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全力打造数字沈阳局和智慧沈阳局,让旅客出行更便捷。

科学利用大数据,运力调配更合理

“一天时间就可以往返长春与吉林,回家祭祖、照看生意两不误,非常方便。”3月29日,刚买到4月2日长春至吉林D113次列车车票的李先生非常高兴。

像李先生一样的万千旅客能越来越顺利地买到自己需要的车票,是沈阳局推进大数据建设的一个成果。在该局,客运部门每天都要将旅客购票、查询、乘车等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研判客流集中方向,特别是节假日、周末等旅客出行的集中时间段,提前预测客流数量,及时增开、加挂或重联列车,科学调配运力,合理增加运能。同时,他们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布车票紧张方向、余票数量、加开旅客列车等信息,最大限度方便旅客出行。

在已经过去的2017年春运,沈阳局依托大数据分析出大连去往佳木斯方向旅客较为集中,随即抽调最好车体、加开旅客列车,扩充运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他们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测节后返程客流主要方向和人数,及时调整运力安排,加开直通旅客列车13对、管内旅客列车13对,增加使用18组动车组,重联36对,安排重点列车加挂车辆186辆,有效缓解了返程运输的压力,确保了旅客返程平稳顺利。

除了售票,该局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最受旅客喜爱的盒饭、饮料、零食等,对受欢迎的产品增加配给数量,以满足旅客的旅途需求。

软件硬件齐升级,自助服务更方便

“利用课间10分钟就可以买到车票,太方便了13月30日,在东北大学逸夫楼前遇到了刚买到清明节假期回家车票的大二学生王媛媛。

看到,在装有自助售(取)票机的逸夫楼大厅里,不时有学生购买火车票,每个人平均仅用2分钟就可以完成购票,非常方便。

不光是东北大学,在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和饭店、银行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都可以看到这种自动售(取)票机。

近年来,沈阳局不断加大智能设备的研发和普及力度。该局目前在全局范围内拥有自动售(取)票机591台,极大方便了旅客就近购、取票。自动售(取)票机大量投入使用,免去了旅客往返车站取票的麻烦,避免了开车前取票人员过多、耽误进站乘车的烦恼,深受旅客欢迎。

大连、长春西等站的候车大厅还安设了智能机器人。通过这些智能机器人,旅客可以直接点击电子屏上的图标,查询站内导航、检票、退票、母婴候车、小件搬运、提款、寄存等信息,还可以用语音咨询问题。该局在车站使用这种智能机器人,不仅减少了车站工作人员30%的工作量,而且为旅客提供更加实用、精准的乘车帮助,增添了出行的乐趣。

沈阳局还在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使用多语种服务设备,方便少数民族和外国旅客出行。珲春市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地,珲春站来往的少数民族旅客和外国旅客相对较多。因此,该站在服务设备上安装翻译软件,可以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朝鲜文和俄文,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服务更到位,让旅客乘车更加舒适、顺畅。

服务细节有保证,出行体验更温馨

“通过便捷通道换乘,免去了出站、进站的麻烦,买票时也可以选择买开车时间比较适合自己出行的火车票,特别方便,可以节约很多时间13月30日,在沈阳北站,邹先生一边向夸赞便捷换乘通道的好处,一边拉着行李箱快步向检票口走去。这时,邹先生要乘坐的D7675次列车刚刚开始检票。

沈阳北站在每个检票口大门外安装了可视门铃,只要中转换乘旅客按一下门铃,客运工作人员通过墙壁悬挂的可视屏幕就能看到中转换乘旅客。客运工作人员打开大门,请旅客到候车室换乘接续列车,免去了旅客出站、进站、安检等重复环节,让中转旅客换乘更加快捷高效。

跟随邹先生来到站台,旅客只需根据站台上亮起的地灯,便可直观知晓自己所在车厢的位置,避免了找错车厢或找不到车厢的现象发生。

沈阳、沈阳北、大连、长春、通辽等站还提供VR全景服务,旅客可以通过微信查看车站全景,并确定进站、售票、候车等具体位置。

长春至三亚Z384/385、Z386/383次列车利用微信建立候鸟品牌服务群,并配套开发名为“候鸟”的手机APP,对于单独乘车的老人、孩子等重点旅客,可以通过微信群或手机APP进行预约。列车乘务人员根据预约情况,为重点旅客定制管家式服务,让旅客温馨出行。

“以技术创新推动服务升级”是沈阳局一贯秉持的发展理念,数字交通、智慧交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全面改善了旅客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