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智慧编组站”的能量

2017-03-27 09:28:2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上接A1版

(上接A1版)

十年磨一剑,创建“智能管家”

“SAM系统只是我们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主平台,2007年以来,我们扩展运用TDMS系统、研发机车调度管理系统、脱轨器自动控制系统等,解决了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点问题。”参与SAM系统研发的新丰镇站信息科科长徐晓英侃侃而谈。

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的徐晓英工作18年来,完成了11个科研项目和52项小改小革项目。车站为此成立了“徐晓英SAM系统先锋队”,围绕安全、效益核心难题开展课题攻关。

调车安全是铁路安全生产的难点之一。以前,新丰镇站到发场进行调车作业时,固定脱轨器与列车进路未建立联锁关系,因此,SAM系统不能检测固定脱轨器实际状态,司机或调车人员要人工确认。徐晓英团队展开攻关,研发脱轨器控制系统,破解了难题。

在编组站,机车乘务员、机车、车流、运行线的有序衔接是提质增效的关键。徐晓英团队调研机车的各个作业环节,研发出机车调度管理系统,将各机车运行情况动态显示在调度台上,并通过SAM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方便车站调度人员及时组流上线,实现了运输组织的精细化。

徐晓英团队还研发出编组站站调计算机智能辅助系统,采用商业数学软件,通过数值分析、矩阵计算、创建用户界面等,由程序自动读取西安局行调台计划,根据车站到发列车的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形成动态计划,智能调整调机和到发线的运用计划,进行科学计算。

“从2007年到2017年,我们历时10年,一直在信息技术路上探索,相继形成了运输指挥系统、综合查询和分析系统、干部动态管理系统、施工管理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后勤保障服务系统、站场视频监控系统等,初步建立起一个以SAM系统为主平台的‘智能管家’。”徐晓英说。

啃下硬骨头,人机联控“卡脖子”地段

新丰镇站有两个“卡脖子”地段,其中V场西咽喉为车站下行列车必经之路,大量的货车、客车需通过这里。

3月16日,一名货检监控员向熟练地演示了盯控现场作业轨迹的流程。他综合运用从现场传回的手持机等信息,通过自己和现场人员的双重卡控,确保每辆货车安全。此时,SAM系统实时自动生成车辆安检信息,下一环节作业立即展开,环环相扣,使各项作业有序衔接。

为不断提升效能,在用好“智能管家”的同时,新丰镇站在站场安装249个摄像头,配备115个手持机,构建物联网,实现信息交互共享。同时,他们结合现场情况,铺画陇海西咽喉V场出发指导性列车运行图,采劝人盯车”的方法,利用客车开行空当,提前预判、预告司机做好准备,最高峰时平均5.45分钟发一列车,使西咽喉通过列车达到130列以上,实现车流不积压。

新丰镇站的另一个难点是入川运输,这也是全路一个限制去向。长期以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去往成都、昆明方向的列车仅有2条通道,分别是陇海线宝天段和西康线,前者通过能力较小,大量的入川物资均集结于新丰镇站,造成西康车流居高不下。

新丰镇站以人为核心,借助“智能管家”提供的技术支持,啃下硬骨头。职工们科学组织机车、车列衔接,认真推算车流,优先安排到发场股道,确保西康方向列车接进来、开出去。同时,他们创新作业方法,上行、下行系统联动,在实践中形成了“接车不等线、机车不待避、技检不超时、开车不空线”的运输组织方法。

坚持依靠人机联控,新丰镇站得以安全发展。2007年,全站日均办理车16528辆,历经10年发展,到2016年增幅达48%。今年1月31日、2月1日,该站日办理车连续2天突破3万辆。

新丰镇站主要负责人说,车站10年来坚持依靠信息技术,为创建“智慧编组站”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今后他们将不断朝着运输组织智能化努力,为安全生产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