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孙业国 本报 许文峰

11月3日,合肥站迎来今年第3200万名旅客,这标志着2016年安徽省各火车站发送旅客突破8700万人次,相当于该省6100多万常住人口平均每人乘坐火车出行超过1.4次。

约4100公里的江淮铁路网让安徽省主要城市与全国互联互通,打开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大门,助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为加快“美好安徽”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

合理密集的路网,激活“居中靠东”区位优势

加快建设现代化的铁路网,有利于安徽省发挥沿江近海、“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助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经过上海铁路局和安徽省相关部门多年的建设与合作,安徽境内已拥有京沪、合蚌、合宁、合武、合福、宁安、郑徐7条高速铁路和京九、合九、宣杭、皖赣、宁西、铜九等10余条普速铁路的全部或部分区段。截至2015年底,安徽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约41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近1300公里。铁路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快速铁路客运网加快形成,普速铁路网不断完善,铁路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有力支撑了安徽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今年5月,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安徽合肥、芜湖、安庆等8个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新成员。便捷的铁路网开辟了经济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让这些城市凸显各自区位优势,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融入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体系。

通江达海的高铁,带给江淮百姓获得感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连线成网的高铁提供了安全可靠、优质高效、舒适便捷的旅客运输服务,让一座座城市亲密牵手,深刻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

2008年4月,华东地区首条高铁合宁高铁开通运营,合肥至南京不到1小时,至上海只需3小时;2012年10月,合蚌高铁开通;2015年6月,合福高铁开通……以合肥为中心的“半小时至三小时高铁交通圈”逐渐形成,实现了安徽高铁沿线主要城市与上海以及浙江、江苏主要城市的同城效应。今年铁路“9·10”调图后,旅客从合肥出发,乘坐动车组列车可在一日内直达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福州、杭州、成都等15个城市。

快捷的高铁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家住革命老区安徽宣城泾县的姚建国常年往返福州跑业务。“我以前去福建要先走公路再转铁路,耗费十几个小时。合福高铁开通后,我在家门口就可以乘高铁,到福州只要3个多小时,高铁一下就把泾县和福州的时空距离拉近了,以后再也不用换乘折腾了。”姚建国深有感触地说。

高铁通到哪里,繁荣和文明就带到哪里。宁安高铁的开通填补了安徽沿江城市不通高铁的空白。“去年7月至9月宁安高铁开通前,通过我们公司到九华山的游客只有6000多人,今年同期超过1.8万人,同比增长200%。宁安高铁给安徽池州旅游产业送来了‘大红包’,我们很珍惜高铁带来的‘美丽’经济。”池州大自然旅行社有限公司陈秀凤欣喜地说。

高效的物流服务,助推“安徽制造”走向世界

畅通物流渠道,降低运输成本,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日益重要。上海局管内共设9家货运中心,其中合肥、芜湖、淮南、蚌埠4家货运中心设在安徽境内,惠及更多的安徽企业。

作为家电生产基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着多家汽车、消费品、装备制造企业,其中家电产量约占全国家电产量的1/4,物流运输需求旺盛。因历史原因,合肥北货场设在市东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市西南部,从开发区通过铁路发货需穿越市区,有40多公里的公路短驳,家电企业很少通过铁路发货。

2015年,上海局主动对接合肥市政府,连续奋战28个工作日,建成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货场,于当年8月正式运营。铁路将货场建到了企业门口,合肥至昆明、拉萨等方向的“汽车专列”相继开出,日化用品和家电“点到点”快速货物列车、装备零部件批量快运的出现,在破解企业物流运输难题的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缓解了合肥市内交通压力,得到了合肥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上海局强化运力支持,截至今年10月底已开行中欧班列24列、2280标箱,增强了合肥物流集聚辐射功能,密切了合肥与欧洲国家部分城市的商贸往来。目前,从合肥开出的中欧班列实现了每月5列、中亚班列实现了每月3列的常态化开行,为合肥家电、汽车、光伏等产品做大欧亚市场开辟了高效、快捷、大运量的现代化物流通道。

建设现代物流重在服务升级。今年9月初,上海局推出零散快运网上快捷平台“上铁捷运”,初期业务覆盖安徽省阜阳、蚌埠、滁州、合肥、马鞍山、宣城等多个城市,客户可通过此平台一站式办理网上下单、线上支付、上门取货等业务,实现“人在家中坐,点指就发货”。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表示:“铁路加快货运服务升级,变运输为物流,根据企业需要打造运输产品,物流成本更低,为我们提高产品竞争力搭建了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