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增旺 彭晓玲 王恒越

在辽宁省北票市的建设工地上,中国中铁五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项目部三工区的100多名员工正在不懈奋战。其中,10余名曾经转战祖国大江南北的 “老铁路”技艺高超、兢兢业业,发挥了带头作用,展现出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

杜汉江今年53岁,现任三工区3号拌和站高级技师,有一手机械维修的绝活儿。他2014年7月转战京沈客专,2015年先后被评为公司首席职工和中铁五局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

去年11月,有一辆罐车在往腰营子特大桥运送混凝土的半路上 “罢工”了。虽已是凌晨,但不到10分钟,杜汉江就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赶来了。他及时更换发动机皮带,确保了罐车及时把混凝土运到现场浇筑。事后技术人员说,还好修得快,否则再过一个小时,一车混凝土就不能使用了。

杜汉江得知拌和站遇到生产连续梁混凝土减水剂无法抽取的难题后,主动请缨,负责起外加剂罐改造工作。他带领几个徒弟查阅资料,历经几天奋战,终于成功完成了外加剂罐及管道的改造,并于2015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此举节约100多万元成本,并大大缩短了为现场提供混凝土的时间。

薛仁刚是三工区桥一队的施工员。工作30多年来,他开过挖掘机、推土机,当过测量员和工地医生。如今60岁的他还有几个月就退休了,工作热情却依然不减当年。

去年7月,他在三家窝铺特大桥工地指挥施工时,大风裹着乌云不期而至,大雨说下就下。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薛仁刚不顾大雨冲上去抓住混凝土输送管接着干。大雨打湿了薛仁刚的工作服,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感染了年轻职工,大家一个个跟着他在雨中继续战斗,直到桩基浇筑完成。收工时,薛仁刚与施工人员踩着泥泞不堪的道路,相互搀扶着回到驻地。

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在几个月前,薛仁刚被集团评为优秀群众安全员,同时被项目部授予优秀安全质量奖。

杜汉江、薛仁刚只是京沈客专“老铁路”们的优秀代表。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脚踏实地和默默奉献……